秋在第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俊如秋鷹方振揚(yáng),快似馬駒絕超放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送奕上人
- 花短秋意長,神清顏色少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題物初蕙蘭
- 一段秋光誰領(lǐng)此,芙蓉凡子桂陳人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沈仲一送菊自言封殖之勞欲得詩為報為賦三絕
- 村落秋彌好,溪山晚最宜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東陽杜季高遠(yuǎn)訪詩以送之
- 溪山秋色日侵尋,一水循除萬木陰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和林宗易雨后韻兼簡沈仲一
- 不堪秋暑近,欲趁莫潮平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周介之同年赴德華宰
- 舊集秋重校,微吟日幾回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過清宇新居再用開字韻
- 昨夜秋風(fēng)又起,扁舟誰賦歸歟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太湖秋晚
- 淮海秋風(fēng)日,柴荊老病夫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閏月二日清坐
- 小圃秋光不世情,蠹枝枯卉忽重青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雜興
- 水葓秋晚重來賞,只約舂鋤不要人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靈芝寺避暑因攜茶具汎湖共成十絕
- 來訪秋花本為詩,酒杯徵逐負(fù)幽期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蘇堤觀木芙蓉因見凈慈明上人翌日惠詩酬贈二
- 別來秋易過,幽桂兩番開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奉寄淮西總領(lǐng)張少卿并呈建康留守章侍郎二首
- 老火秋益焚,陽螭燎朱鱗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癸卯立秋后一日鑿井竹間
- 草樹秋聲合,乾坤夜氣生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題畫二首
- 露階秋到竹,風(fēng)屋夜吹燈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夜坐示客
- 山空秋易知,石近云屢出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自廣巖避暑西庵
- 何時秋入豐年社,持蟹來聽壓酒床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寫村舍壁
- 小院秋聲動碧梧,瘋?cè)粵鏊紳M蘧篨。 -- 出自宋·武衍·小院
- 五分秋色到銀河,應(yīng)是蟾蜍浴細(xì)波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中秋不見月韻
- 恐孤秋半賞,為補(bǔ)夜來明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又次吳菊潭八月十四夜韻
- 未慣秋情緒,客中方覺難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旅況
- 小題秋樣句,客思滿江山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柿葉
- 靜對秋花香默默,晚風(fēng)休送亂蟬鳴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松齋秋詠吹黃存之韻七首
- 卻憶秋屏臺上寺,絳紗青玉幾長明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上元憶大梵明燈二首
- 君家秋實(shí)洞庭種,小子持來獨(dú)未黃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仲庸初冬即事二首
- 尚愿秋陽化甘澍,稍蘇枯槁望西成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不雨
- 數(shù)日秋風(fēng)欺病夫,盡吹黃葉下庭蕪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數(shù)日
- 況多秋蘚色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句
- 峰高秋月射,巖裂野煙穿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龜峰寺
- 江近秋陰早,山多曉氣清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會景軒
- 留僧秋閣上,身自伴僧閑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和鮑縣尉
- 石幽秋鷺上,灘遠(yuǎn)夜僧聞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桃花寺
- 獨(dú)眠秋寺雨,罕踏帝城塵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贈湯巾
- 知時秋燕去,負(fù)日午蜂喧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偶成
- 密葉秋逾潤,幽花晚更妍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李季允侍郎歸蜀五絕用禪房花竹幽為韻
- 是時秋已高,爽氣薄千山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懷茅山寄句容江大夫
- 蘭砌秋風(fēng)早,萊衣晚歲孤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范氏孺人二首
- 春花秋葉事已過,惟有山發(fā)呈襤衫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
- 萬里秋光酒一鐘,別來木末幾西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柬施上舍
- 門外秋光入句頻,門前積雨少來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酬陳子與
- 放船秋水闊,著眼看修鱗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張端袤攝簿建平
- 唧唧秋蛩鳴,耿耿秋夜長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碧云即事
- 一天秋色遠(yuǎn),千里病眸寬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野望
- 入得秋來爽,何煩宋玉悲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秋居
- 掛帆秋晚江湖客,握手歲寒松柏心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送魯卿之九江
- 寂寞秋韃索,無人盡日垂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劉簿約游廖園
- 橫笛秋篷底,銜山夕照殘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聞舟中笛
- 曉清秋已到,葉落客先聞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新秋旅思
- 陶寫秋氣浸明月,夜波爽透百雉城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楚觀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