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可憐秋,一半兒芙蓉一半兒柳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一半兒
- 月上秋林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六州歌頭 浙江觀潮,貫學士四萬戶同集 案此
- 一城秋雨豆花涼,閑倚平山望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小桃紅·一城秋雨豆花涼
- 退象秋冬節(jié)。 -- 出自元·李真人·菩薩蠻·還丹火法將何作
- 之子秋為期,八月始余嫁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喜茂之至有述
- 碧湖秋滿奈愁何,掛夢山亭放菊多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庸庵同年賦詩見懷時眼中兵起先發(fā)襲擊感而次
- 松底秋風翻兩袂,雜隨婦孺探勝地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王家坡觀瀑
- 自冷秋心霜露寫,偷娛海角夢魂尊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次韻伯夔宴集夏吷庵園屋月下看菊
- 有人秋水上,倚杖月明中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江仲暹聽鶴亭
- 長嘯秋云白日陰,太行天黨氣瀟森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過辛稼軒神道吊以詩
- 唯有秋風酸棗木,淡煙深鎖斗雞臺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寶雞縣
- 一雙秋水佩吳鉤,百二山河屬壯游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使關中經過鴻溝(在汜水縣西)
- 江上秋深客未歸,荻花楓葉兩依依。 -- 出自宋·何應龍·江上有感
- 后苑秋晴校獵歸,淡妝宮女盡戎衣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道院秋眠對綺疏,翻思十五入宮初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今夜秋來人且散,不如云霧蔽青天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中秋感懷二首
- 碧潭秋月唯堪比,光瑩吾心一片寒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清富樓
- 遙望秋千露短墻,垂垂楊柳拂西慶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題溪莊
- 破屋秋多雨,平湖暗有潮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得山中友人書
- 把盞秋才好,遙憐白鷺群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寄別顏伯奇
- 一枝秋色聊當座,萬里青山不寄人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江上
- 疏疏秋雨秣陵寒,白露初高葉未丹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送人之南都二首
- 無端秋思枕前滋,夢落青溪白石祠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中秋夕夢中得句醒而足之
- 尋僧秋日遲,落葉行數里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中峰寺
- 關山秋盡雁隨陽,雁去人閑不下堂。 -- 出自明·孫承宗·中右城得魏道沖信
- 分開秋水國,映斷夕陽天。 -- 出自宋·孫山·句
- 天氣秋高正泬寥,海風雖急不終朝。 -- 出自明·李開先·秋深村況三首
- 幽叢秋既老,芳氣冬彌薰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擬古
- 廣陵秋節(jié)半,旗鼓迓靈濤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擬古
- 玉關秋早霜飛速,代馬新羈逞南牧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圣主平戎歌
- 還京秋已老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贈別瑯邪評事兼寄兩制舊交
- 況今秋暮冬欲殘,七十唯余十八年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贈別瑯邪評事兼寄兩制舊交
- 去年秋值罷文闈,今歲無憀自陜歸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對酒
- 只緣秋色淡,無處覓霜痕。 -- 出自近代·瞿秋白·詠菊
- 呼雞秋岸遠,飲犢夜江深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丙申歲書懷
- 茅屋秋來破不勝,野云沙樹自層層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日莫即事
- 遙遙秋浦波,臨軒散漣漪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新得谿上茅屋
- 洞庭秋色晏,蒼梧云氣深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懷廣西省朱郎中熙
- 但愿秋谷成,童稚有粥糜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耕田
- 門倚秋沙白,窗含野樹黃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寓所寄何彥明
- 賀老秋來憶鑒湖,荷花楊柳正扶疏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送賀九成歸浙東兼簡王若水
- 不見秋娘今幾年,水光山色自悠然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題妓展僧僧像
- 塞上秋風悲戰(zhàn)馬,神州落日泣哀鴻。 -- 出自近代·孫中山·挽劉道一
- 昔離秋已兩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惠連·七月七日夜詠牛女詩
- 邊城秋氣肅,夜慘角聲長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秋氣篇
- 燕山秋高太白動,寒日獵獵吹胡風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觀田魏二廷尉射歌
- 簾櫳秋未晚,花霧夕偏佳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效何遜詠倡家
- 病骨秋容兩無賴,一樽揮袂泣飛蓬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追錄舊作
- 兩鬢秋,今年后。 -- 出自元·愛山·【南呂】四塊玉 知足
- 得意秋,分破帝王憂。 -- 出自元·伯顏·【中呂】喜春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