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水光秋澹蕩,僧好語尋常。 -- 出自唐·修睦·東林寺
- 林塘秋半宿,風雨夜深來。 -- 出自唐·元礎·句
- 蘿幕秋高添碧翠,畫簾時卷到樓臺。 -- 出自唐·伊用昌·留題閣皂觀
- 行殿秋未晚,水宮風初涼。 -- 出自唐·水神·霅溪夜宴詩(申屠先生獻境會夜宴詩)
- 秋雨秋雨,無晝無夜,滴滴霏霏。 -- 出自唐·閻選·河傳·秋雨秋雨
- 更喜秋原有秫,快準備、小甕清尊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滿庭芳·槐院風清
- 洹水秋清,無邊風月,無窮天地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 次前韻二首
- 放眼秋容無際,碧澄澄、雁天霜早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 予一病五十日始俞,因自點檢,目視
- 一片秋光,青山紅樹,斷云斜雁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水龍吟 至順癸酉九日秋與亭賦
- 郊原秋色里,望窮霄壤,倚遍闌干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滿庭芳 偕 士安馬明初登荀和叔廣思樓
- 天空秋老,倚闌南北悠悠,暮云汀樹人長別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石州慢 次張凝道韻
- 春花秋月冬宜雪,夏有芰風荷雨。 -- 出自元·馬熙·摸魚子 并序 中執法安陽公初度之辰, 熙賦
- 銀漢秋相接,金波夜正涵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巫山一段云 洞庭秋月
- 楚甸秋霖卷,湘岑暮靄濃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巫山一段云 煙寺晚鐘
- 銀河秋畔鵲橋仙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江神子 七夕冒雨到九店
- 練湖秋水明。 -- 出自元·宋*·菩薩蠻 丹陽道中
- 對涼秋、芭蕉巨葉,梧桐高樹。 -- 出自元·宋*·賀新郎 徐復初池亭聽雨軒,至治辛酉時,鄧
- 菊后秋深,梅邊春近,江天積雨初晴。 -- 出自元·袁士元·滿庭芳 壽朵羅歹元帥
- 憶昨秋風,送書畫船,過楊柳洲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沁園春 寄張希尹,兼簡劉小齊、張熙載(原
- 十日秋香,百年晚景,一笑今朝酒莫推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沁園春 (原作沁春元,據丁藏精鈔本改)無
- 秋花秋好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鵲橋仙 寄汪南軒
- 詩去秋復春,客來書滿幅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祭顧仲瑛詩
- 年年秋雁向南飛,肯寄相思字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燭影搖紅 后漢匈奴傳,言呼韓邪單于來朝,
- 來時秋渚蒹葭老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虞美人 舟中
- 恰恰秋來春去總相 -- 出自元·梁寅·虞美人 舟中
- 把劍秋風起,憂時白發生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旅舍
- 情如秋嶺朝朝淡,愁似春江日日深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怨歌行(二首)
- 澤國秋來夜氣涼,飄零猶是未還鄉。 -- 出自元·華幼武·秋夜有感
- 簾底秋波渺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虞美人·天臺洞口桃開了
- 兩鬢秋風,掩關坐聽黃昏雨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點絳唇 秋夜橫泖旅窗聽雨,有懷故園
- 萍末秋生風漸緊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謁金門·山隱隱
- 還是秋期過了,鳴蛩窗戶,又對新詩相憶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八歸 秋夜詠懷寄錢南金
- 背倚秋千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河傳·春畫
- 芙蓉秋水綠,河橋畔、駐馬落霞明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風流子 次李仲輿秋思韻
- 江南秋冷紅衣落,離立西風舊恨長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泖濱見荷花(二首)
- 澤國秋高木葉稀,窮途倦客尚絺衣。 -- 出自·袁華·夜坐
- 淥水秋風蕩槳船,白蘋洲上月初弦。 -- 出自元·于立·次韻泊閶門
- 塞上秋鷹白雪飛,濺濺生血灑毛衣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題女真獵騎圖(二首)
- 苕溪秋水漫悠悠。 -- 出自元·何景福·虞美人 別魯道源 詞綜卷三十三
- 過了秋風,梅口漸開,山人好歸。 -- 出自元·章凱·沁園春 武夷行跡 武夷山志卷二十二
- 自從秋雁南征后,日日淮邊問客程。 -- 出自元·俞俊·次韻俞仲桓見寄
- 橫塘秋水,云錦萬荷蓮,思往日,對薰風,沉醉花前倒。 -- 出自元·馬需庵·驀山溪 寄完州諸公 以上六首見永樂大典卷一
- 氣射秋光冷,胸藏麗色風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南歌子·氣射秋光冷
- 度春秋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江梅引·無明咬斷契真修
- 任春秋,樂調神養氣,行止蹉跎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春從天外來
- 問初秋明月,更一夕,十分圓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木闌花慢 壽侄云達時七下四日也
- 三江秋水,五湖春雨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鵲橋仙 漁父詞和放翁韻
- 水國秋來少見晴,夕陽忽映小窗明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晚晴
- 隔江秋葉楓愁客。 -- 出自元·王庭筠·菩薩蠻·客愁楓葉秋江隔
- 架上秋衣蠅點素。 -- 出自元·景覃·鳳棲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