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遠澄秋水色,高倚曉河流。 -- 出自唐·韋處厚·盛山十二詩·隱月岫
- 塞門秋色老,霜氣方凝姿。 -- 出自唐·舒元輿·坊州按獄,蘇氏莊記室二賢自鄜州走馬相訪,
- 南朝秋色滿,君去意如何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送康紹歸建業
- 忽思秋夕事,云物卻悠哉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春日重至南徐舊居
- 此地秋吟苦,時來繞菊行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早秋過郭涯書堂
- 病逢秋雨發,心逐暮潮歸。 -- 出自唐·鄭巢·贈蠻僧
- 野欄秋景晚,疏散兩三枝。 -- 出自唐·崔涯·黃蜀葵
- 島桐秋送雨,江艇暮搖煙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·思越州山水寄朱慶余
- 吳女秋機織曙霜,冰蠶吐絲月盈筐。 -- 出自唐·陳標·長安秋思
- 愁聲秋繞杵,寒色碧歸山。 -- 出自唐·袁不約·句
- 孤客秋風里,驅車入陜西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秋日陜州道中作
- 疏葉秋前渚,斜陽雨外山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姚巖寺路懷友
- 帶潮秋見月,隔竹曉聞經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題永福寺臨淮亭
- 定擬秋涼過南崦,長松石上聽泉聲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寄陸隱君
- 不待秋蟾白,須沈落照紅。 -- 出自唐·裴夷直·奉和大梁相公同張員外重九日宴集
- 一泓秋水一輪月,今夜故人來不來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絕句
- 底露秋潭水,聲微暮觀鐘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尋陳處士山堂
- 溪院秋先雪,山堂古有精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題山中故靜禪師
- 鄆郊秋木見,魯寺夜鐘微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送蔡京東歸迎侍
- 羨入秋風洞,幽泉仔細聞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曉別呂山人
- 簟涼秋氣初,長信恨何如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長信宮
- 夏圃秋涼入,樹低逢幘欹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西園
- 洙泗秋微動,龜蒙月正圓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送雍陶侍御赴兗州裴尚書命
- 危細秋峰徑,相隨到頂頻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題終南麻先生寂禪師石室
- 樹起秋風細,西林磬入微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宣義池上
- 一年秋半月當空,遙羨飛觴接庾公。 -- 出自唐·黃頗·聞宜春諸舉子陪郡主登河梁玩月
- 危亭秋尚早,野思已無窮。 -- 出自唐·劉威·早秋游湖上亭
- 疏莖秋擁翠,幽艷夕添紅。 -- 出自唐·盧溵·金燈
- 半夜秋風江色動,滿山寒葉雨聲來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秋夕山齋即事
- 蟬噪秋風滿古堤,荻花寒渡思萋萋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浙江晚渡懷古
- 岳陽秋霽寺鐘遠,渡口月明漁火殘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江行夜泊
- 楚塞秋光晴入樹,浙江殘雨晚生霞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經過建業
- 籬落秋歸見豆花,竹門當水岸橫槎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立秋后自京歸家
- 禪居秋草晚,蕭索異前時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秋晚寄題陸勛校書義興禪居時淮南從事
- 玉洞秋有花,蓬山夜無鬼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贈王道士
- 月照秋自清,花名春不去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滄浪峽
- 朔塞秋聲連畫角,陵園霜色雜朱旂。 -- 出自唐·潘緯·圣駕九日天壽山登高獻三閣下
- 不論秋菊與春花,個個能噇空腹茶。 -- 出自唐·李昌符·婢仆詩
- 日臨秋草廣,山接遠天微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汴上暮秋
- 劍門秋斷雁,褒谷夜多砧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送友人游蜀(一本無友字)
- 蛩聲秋不動,燕別思仍閑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隴州旅中(一作舍)書事寄李中丞
- 忽爾秋不熟,儲廩焉得盈。 -- 出自唐·邵謁·送徐群宰望江
- 華山秋草多歸馬,滄海寒波絕洗兵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三年冬大禮五首
- 九點秋煙黛色空,綠華歸思頗無窮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萼綠華將歸九疑留別許真人
- 空被秋風吹病毛,無因濯浪刷洪濤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病馬五首呈鄭校書章三吳十五先輩
- 吟近秋光思不窮,酷探騷雅愧無功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答劉書記見贈
- 無賴秋風斗覺寒,萬條煙草一時干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柳十首
- 曾和秋雨驅愁入,卻向春風領恨回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下第出春明門
- 珍重秋風知客意,又吹好夢到江亭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慧光寺二首
- 寥廓秋云薄,空庭月影微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秋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