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只恐秋香一夜衰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武陵春·今歲重陽經閏早
- 連天秋色雁已過,滿檻竹聲風逗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中
- 令下秋霜肅,威行草木驚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戰城南
- 心如秋月碧潭空,深閉巖扉方表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瑞巖仰老見和復酬前韻七首
- 雨后秋風十日陰,羅衣初覺曉寒侵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臺城雜詩七首
- 幾見秋風來,坐念歲月改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次韻程機宜感懷
- 他日秋風鵰鶚便,雍容車騎更光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陳朝議見寄二首
- 一夕秋風勢震雷,頹山拔木屋傾欹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隆興天子七月十三日親享太廟先期風雨彌日及
- 鶴舉秋聲遠,詩成句法新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茅山張達道二首
- 小樓秋夜明月底,仰不見天惟見水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七年十二日夜登清心閣
- 忽茲秋云陰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送曹蘊清歸廬山
- 湖上秋山翠作堆,湖光千頃漾漣漪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董亨道畫西湖
- 中原秋色入輶軒,益助胸中造化權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王德言樞密生日十首
- 裊裊秋色來不慳,翩翻落葉鋪闌干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新秋自喜信筆
- 不逐秋香勻菊艷,要烘花色并彤墀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宣召看紅木犀賜宴索詩并謝恩
- 鳴榔秋水闊,擊漂曉溪寒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游廬山道中作
- 我來秋暮時,山葉般般紅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題傅氏真意堂
- 試攬秋光澄北榭,千峰爭翠岌巖亭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信仲喜雨二首
- 本來秋月映澄潭,墻面猶須學二南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曾漕吉甫
- 戚戚秋風飐旐旌,送車千輛咽佳城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挽楊訓母莢氏
- 萬里秋風宜落帽,四并高會稱傳卮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又和錦阜登高
- 高閣秋登第一回,頓令心目豁然開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滕王閣三首
- 不堪秋色已悲涼,那更重陽對夕陽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重陽用去年韻
- 螢窗秋夜短,蓮社晚風清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憶昔
- 今年秋更好,花還照眼明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陶赴假還江陵夜行途口韻寄江朝宗
- 又是秋高塞馬肥,萬國城頭悲虞角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九日感懷
- 一江秋水涵初雁,萬里暮天飛落霞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九日和向巨源送行韻
- 一從秋到天宇清,頗費夢思眠不熟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病中秋香開因成拙句呈諸親友
- 去歲秋風話別離,今秋俄報有歸期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陳時中法臺得郡而歸喜而成詩
- 十分秋色滿江天,準擬游觀快目前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魯漕按行諸郡以所得江山之秀形之篇章燦然成
- 滕閣秋屏已快哉,更登列岫少徘徊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陪任漕胡倉登滕王閣秋屏列岫
- 方欣秋氣爽,庭戶生涼颸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乍晴與客登眺和陶和胡西曹韻
- 每歲秋分老人見,表皇家、襲慶迎祺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搖捱遍/采蓮令
- 程方秋欲半,金波照觥船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次韻程泰之尚書
- 彤庭秋晚宴,和氣與春同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次韻恩平郡王
- 祓禊秋千時節近,管弦歌舞一回新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浣溪沙
- 江邊秋月已明暉。 -- 出自宋·趙構·漁父詞/漁父
- 明朝秋色里,烏帽風披披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思歸
- 初疑秋雨連江岸,乍覺寒潮上海門。 -- 出自宋·關注·秋聲
- 眾水秋風勁,群鷗白雪和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秋扇秋風不怕寒,喜攀明月傲霜團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荒椽秋雨過,疏竹暗泉通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與程端卿相另峽中共系船瀼東留一日
- 邊上秋風生,眾芳感蕭瑟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芝草
- 蒙泉秋色登臨處,愁送將歸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丑奴兒/采桑子
- 我來秋薄暮,寒雨紛縱橫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初至鴻佑成二百字
- 千尋秋色巖巒凈,十里雷聲澗谷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棲賢三峽橋次南康守晏德基韻
- 好逐秋風上霄漢,卻留盛事付州人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和史志道侍郎游朝陽巖
- 但使秋月明,豈慮浮云翔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送汪汝馮沿檄造朝
- 準擬秋來看積雪,更和風雨醉時聽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荻華渚
- 人隨秋易老,情寄水東流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臨江仙·煙湊橫嵐霞抱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