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湖風秋戍柳,江雨暗山樓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九日登梓州城
- 不見秋云動,悲風稍稍飛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笛
- 江城秋日落,山鬼閉門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巫峽敝廬奉贈侍御四舅別之澧朗
- 幕府秋風日夜清,澹云疏雨過高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舍
- 猿鳴秋淚缺,雀噪晚愁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耳聾
- 送遠秋風落,西征海氣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楊六判官使西蕃
- 許以秋蒂除,仍看小童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園人送瓜
- 萬里秋風吹錦水,誰家別淚濕羅衣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黃草
- 遙空秋雁滅,半嶺暮云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薄游
- 長安秋雨十日泥,我曹鞴馬聽晨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狂歌行,贈四兄
- 羹煮秋莼滑,杯迎露菊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日寄題鄭監湖上亭三首
- 行色秋將晚,交情老更親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簡高三十五使君
- 江上秋已分,林中瘴猶劇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驅豎子摘蒼耳(即卷耳)
- 天水秋云薄,從西萬里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雨晴(一作秋霽)
- 多病秋風落,君來慰眼前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示侄佐(佐草堂在東柯谷)
- 高城秋自落,雜樹晚相迷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晚秋陪嚴鄭公摩訶池泛舟(得溪字。池在張儀
- 泊船秋夜經春草,伏枕青楓限玉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岑嘉州(州據蜀江外)
- 終慣秋蟾影下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西江月·宮粉厭涂嬌額
- 十分秋意與玲瓏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西江月·金粟如來出世
- 殷勤秋水詞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破陣子·菩薩叢中惠眼
- 沙場秋點兵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
- 晚涼秋水眠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菩薩蠻·葛巾自向滄浪濯
- 酒杯秋吸露,詩句夜裁冰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臨江仙·鐘鼎山林都是夢
- 莫教秋扇雪團團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臨江仙·窄樣金杯教換了
- 月明秋曉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清平樂·月明秋曉
- 也趁秋光老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醉花陰·黃花謾說年年好
- 塞垣秋草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千秋歲·塞垣秋草
- 是誰秋到便凄涼?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踏莎行 庚戌中秋后二夕帶湖篆岡小酌
- 欲上秋千又驚懶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醉太平 春晚
- 烈日秋霜,忠肝義膽,千載家譜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永遇樂 戲賦辛字,送茂嘉十二弟赴調
- 人似秋鴻無定住,事如飛彈須圓熟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 游清風峽,和趙晉臣敷文韻
- 舊時秋水醉吟者,且作西山病叟呼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鶴鳴亭絕句四首
- 更惜秋風一帆足,南樓只在遠山西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和周顯先韻二首
- 幾時秋水美人來,長恐扁舟乘興懶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玉樓春 用韻答吳子似縣尉
- 天寒秋色入平林,更著西風月下砧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郡齋懷隱庵
- 思君秋夜長,一夜魂九升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長相思
- 蕭條秋氣味,未老已深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思
- 其年秋,予出佐潯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
- 明年秋,杓直出牧澧州,崔二十二出牧果州,韋大出牧開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
- 吹如秋鶴聲,可以降靈仙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是時秋方中,三五月正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
- 眼看秋社至,兩處俱難戀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寓意詩五首
- 簟冷秋生早,階閑日上多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偶作
- 清涼秋寺行香去,和暖春城拜表還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偶作
- 裊裊秋風多,槐花半成實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日
- 每歲秋夏時,浩大吞七澤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蜀江至洞庭湖口,有感而作
- 疏韻秋槭槭,涼陰夏凄凄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庭松
- 晚函秋霧誰相似,如玉佳人帶酒容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木芙蓉
- 蕭蕭秋林下,一葉忽先委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一葉落
- 前池秋始半,卉物多摧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池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