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數鴻秋入衡陽云,一帆暮過瀟湘雨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樓上述懷
- 昆明秋景淡,岐岫落霞然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奉和秋日即目應制
- 別殿秋云上,離宮夏景移。 -- 出自唐·魏元忠·銀潢宮侍宴應制
- 遙聞秋興作,言是晉中郎。 -- 出自唐·郭震·同徐員外除太子舍人寓直之作
- 禁苑秋光入,宸游霽色高。 -- 出自唐·李適適·奉和圣制九日侍宴應制得高字
- 石痕秋水落,嵐氣夕陽沉。 -- 出自唐·張均·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
- 節既秋兮天向寒,沅有漪兮湘有瀾,沅湘糾合淼漫漫。 -- 出自唐·李如璧·明月
- 別有秋原藿,長傾雨露緣。 -- 出自唐·辛替否·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
- 雕戈秋日麗,寶劍曉霜霏。 -- 出自唐·麹瞻·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
- 音書秋雁斷,機杼夜蛩催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秋閨
- 南國秋風晚,客思幾悠哉。 -- 出自唐·胡皓·出峽
- 悵別秋陰盡,懷歸客思長。 -- 出自唐·孫翃·奉酬張洪州九齡江上見贈
- 胡馬秋正肥,相邀夜合圍。 -- 出自宋·袁瓘·鴻門行
- 胡馬秋正肥,相游夜合圍。 -- 出自宋·袁瓘·鴻門行
- 蟬鳴秋雨霽,云白曉山高。 -- 出自唐·盧象·追涼歷下古城西北隅,此地有清泉喬木
- 馬上秋郊遠,舟中曙海陰。 -- 出自唐·趙驊·送晁補闕歸日本國
- 雨馀秋天高,目盡無隱狀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重陽日陪元魯山德秀登北城,矚對新霽,因以
- 片歡秋始展,殘夢曉翻催。 -- 出自唐·梁锽·七夕泛舟
- 潘生秋徑草,嚴子意如何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晚發江寧道中呈嚴維
- 別君秋日晚,回首夕陽空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李中丞、楊判官
- 重陽秋已晚,千里信仍稀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《·九日寄鄭豐
- 匪嘆秋徂,怨斯路阻。 -- 出自唐·宋華·蟬鳴一篇五章
- 歲之秋深,蟬其夕吟。 -- 出自唐·宋華·蟬鳴一篇五章
- 江天秋向盡,無處不傷心。 -- 出自唐·蔣渙·途次維揚望京口寄白下諸公
- 夏期秋未來,安知無他因。 -- 出自唐·于逖·憶舍弟
- 海燕秋還去,漁人夜不歸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秋夜船行
- 歲經秋后役,程在洛中遙。 -- 出自唐·竇常·早發金鉤店寄奚十唐大二茂才
- 馬依秋草病,柳傍故營摧。 -- 出自唐·竇鞏·老將行(一作吟)
- 不蔽秋天雁,驚飛夜月烏。 -- 出自唐·姚倫·感秋
- 晚望秋高夜,微明欲曙河。 -- 出自唐·陳潤·賦得秋河曙耿耿
- 獨立秋天靜,單棲夕露繁。 -- 出自唐·張眾甫·寄興國池鶴上劉相公
- 戰鬼秋頻哭,征鴻夜不棲。 -- 出自唐·楊凝·送人出塞
- 已被秋風教憶鲙,更聞寒雨勸飛觴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陸勝宅秋暮雨中探韻同作
- 江上秋高霜早。 -- 出自宋·沈邈·剔銀燈·江上秋高霜早
- 雨馀秋更晚,風月共蕭疏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竹
- 旗光秋燒合,甲色夜江橫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曹太尉西征
- 誰為秋風乘興去,松窗先聽富陽潮。 -- 出自宋·葉清臣·題溪口廣慈寺
- 谷口秋風吹鬢發,海東朝日上蘭干。 -- 出自宋·元絳·題鼓山元公亭
- 今日秋風欺病客,惟將白發上頭來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重九后見新菊
- 山川秋意惡,風雨晚潮寒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出城
- 一聽秋聲鬢已凋,孤心驚起拂星杓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次韻梁天機見寄
- 為采秋芳多,不覺飛霞晚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湖上
- 共飛秋浦帆,飄若云間禽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岷山楊道士游廬山
- 氣貯秋琴淡,心蟠古劍靈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題處士居
- 剩收秋蕊為佳釀,醉入飛云解畫橈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李都尉芙蓉堂
- 霜月秋暉明,乾坤曝圖畫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方元忠
- 雨洗秋空明似水,瓦光浮動碧差差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秋晴
- 湖上秋風滿,歸懷豈易寬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惠思歸杭州
- 有客秋郊曠望中,更憑佳句發才雄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再和
- 卻還秋日光,迤邐照阡陌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苦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