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湘水秋更清,湘月秋更白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瀟湘八景
- 但云秋水清,吳松凈如練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贈別龔行義
- 輦路秋蓬滿,野香團綠濕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茂苑思
- 清溪秋來水如練,歷歷魚蝦皆可見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清溪漁隱
- 都將秋水蛇紋劍,贈與長安游俠人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贈故人全王孫
- 山于秋水船頭看,家在春波門外居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寄陳惟寅惟允
- 芙蓉秋水黃金殿,芍藥春屏白玉堂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聽老京妓宜時秀歌慢曲
- 渡江秋風未十日,織女值嫁牽牛妻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送李琴川謫臨海
- 僧房秋迥缽聲長,雪屋香銷燭痕在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舟入蔡河懷徐幼文
- 紅葉秋崖樹,青蘿晚洞花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入永州
- 山色秋光澹繞齋,雨聲蟲響互悲哀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雨中獨坐有懷滎陽道中用寄潛齋夜坐韻
- 秋前秋后十日雨,村北村南千頃麻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早秋江墅晚步
- 羅裙秋水上,明珰搖白槳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長洲春
- 鳧飛秋水黑,蛩吟涼露白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楓陵秋
- 旗燈秋雨塞,鈴柝夜溝潮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寄海鹽楊寨官
- 掛蓑秋樹濕,濯足晚溪渾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方氏園居(七首)
- 塘水秋來景漸疏,低煙斜日照平蕪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題宋周曾秋塘圖(有序)
- 半篷秋雨煙籠水,數點寒星月滿潭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樟樹鎮舟中作
- 蛩聲秋岸雨,鴻影暮河煙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沙河至采石(二首)
- 搖落秋空上林遠,婆娑生意華年晚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垂楊篇(楚雄苴力橋有垂柳一株,婉的可愛,
- 江頭秋色換春風,江上楓林青又紅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竹枝詞(九首)
- 淚與秋河相似,點點注天東。 -- 出自清·蔣士銓·水調歌頭·偶為共命鳥
- 不道秋宵真永。 -- 出自清·王夫之·更漏子 本意
- 煙雨秋深暗自波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江上
- 蕭條秋雨夕,蒼茫楚江晦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即目
- 春來秋去忙如許,未到晨鐘夢已闌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重游小蘭亭口占
- 悵矣秋風時,余臨石頭瀨。 -- 出自唐·崔國輔·石頭灘作
- 懿此秋節時,更延追賞情。 -- 出自唐·李適·九月十八賜百僚追賞因書所懷
- 禁苑秋來爽氣多,昆明風動起滄波。 -- 出自唐·李適·九日絕句
- 寥泬秋先起,推移月向諸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餞澤州盧使君赴任
- 海外秋鷹擊,霜前旅雁歸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邊秋薄暮(一作出塞)
- 桂含秋樹晚,波入夜池寒。 -- 出自唐·姚崇·秋夜望月
- 一水秋難渡,三泉夜不歸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高安公主挽歌二首
- 莫將秋宴傳王母,來比春華奉圣皇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雜曲歌辭·桃花行
- 太白秋高助發兵,長風夜卷虜塵清。 -- 出自唐·王涯·平戎辭
- 灞岸秋草綠,卻是還家時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送友人擢第東歸
- 方當秋賦日,卻憶歸山村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長安旅舍紓情投先達(一作長安抒懷寄知己)
- 賦客秋吟起,禪師晝臥驚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詠茶十二韻
- 健添秋雨響,乾助夜風清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禪庭蘆竹十二韻呈鄭谷郎中
- 洛水秋空底,嵩峰曉翠巔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洛下王彝訓先輩二首
- 試折秋蓮葉,題詩寄竺卿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早秋寄友生
- 門底秋苔嫩似藍,此中消息興何堪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庚午歲九日作
- 只待秋聲滌心地,衲衣新洗健形容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移居西湖作二首
- 驛樹秋聲健,行衣雨點斑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人赴舉
- 夜過秋竹寺,醉打老僧門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過陳陶處士舊居
- 落多秋亦晚,窗外見諸鄰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落葉
- 已覺秋空極,更堪寥泬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秋空
- 幾因秋霽澄空外,獨為詩情到上頭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江夏仁公
- 湘江秋色湛如冰,楚客離懷暮不勝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湘江送客
- 又見秋風霜裛樹,滿山椒熟水云香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懷歸州馬判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