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靚杪秋之遙夜兮,心繚悷而有哀。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昨夜秋風(fēng)來,裊裊涼生柳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送吳榮楷之官浙江三首
- 風(fēng)濤秋渡闕,煙雨晚村孤。 -- 出自宋·卞震·句
- 春風(fēng)秋月久交游,少壯論心今白頭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中秋近愿晴
- 逾浹秋旸已望云,芭蕉一夜慰愁人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韻
- 離離秋色上梧枝,向曉煙云冷硯池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儒家秋
- 春來秋葉在枯枝,底用端蓍更指龜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尚父伯夷
- 巴云秋景薄,漢月夜光寒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茂陵秋草不如錢,老盡日光行宇宙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一帆秋水漁歌遠(yuǎn),半塔斜陽雁影高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一任秋來又秋去,大江依舊向東流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時臨秋九,不寒不熱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人歸秋寺晚,月滿夜堂深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江寺晚眺
- 月過秋池靜,云歸古木深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山中即事
- 婁程秋岸雨,一飯野船蒿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送人游吳
- 萬里秋天飛一鶚,東西南北任縱橫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天河秋一雁,砧杵夜千家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深夜秋風(fēng)生,都成一片境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八月秋,何處熱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春妍秋靖幾更變,此老何曾改舊容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定翁
- 仰望秋天色,月華露濕衣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春長秋風(fēng)敗黃葉,白發(fā)老人慵把鑷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春去秋來定,年諸日遠(yuǎn)長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白露秋催促,紅花葉自輕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庭下秋風(fēng)飐旆旌,使君爽氣逼人清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樂語口號
- 我來秋杪月既望,尚有幽菊埋榛叢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游武夷
- 月里秋猶未滿機,人間風(fēng)露發(fā)其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逆旅主人家園木犀始開謹(jǐn)輟兩握副以二絕句馳
- 四時秋為陰,凜凜兵氣沖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壽周樞密四首
- 山色秋分后,月華霜降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辛酉中秋前后舟行自英入韶晚與全真侄傳杯
- 古廟秋深栗葉紅,綠沉金鏁尚英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伏波廟
- 寫茲秋下心,寄我女邊帚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內(nèi)
- 床下秋蠉響,籬邊晚茁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窮秋羈路
- 夏行秋月令,造物相吾眠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五月一日薄暮至三水倚檣欹枕
- 欲寄秋風(fēng)兩行字,九原無雁獨憐君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感事
- 庾嶺秋正高,揚旌下松徑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蔣韶州書至代簡答之
- 水國秋先至,江村晚更幽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晚步
- 詩將秋景澹,菊共老人開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秋坐碧玉樓偶成
- 盆池秋見月,竹院夜呼風(fēng)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秋中寄興同前感事韻錄遞東所兼呈云谷老隱
- 一枕秋橫碧玉新,金鰲閣上見嶙峋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玉枕山和南安太守張汝弼
- 今年秋又熟,歡呼負(fù)禾往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和陶歸田園(三首)
- 平湖秋水浸寒空,古木霜飛落葉紅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山居(七首)
- 寺前秋凈萬峰閑,正好尋山又別山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別九華山二絕
- 寺靜秋吟好,林深夜坐寒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秋日寺居柬王僧劭
- 雨濕秋衣薄,風(fēng)吹病骨微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送方子公
- 家遠(yuǎn)秋多夢,年豐夜可行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月夜自寶應(yīng)泛舟至秦淮
- 今朝秋氣爽,戶外數(shù)晴峰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題王野城南居
- 應(yīng)千秋,僑五行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朝會十三首
- 扇掩秋后,鳥飛枝邊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大觀秋分夕月四首
- 君學(xué)秋胡不相識,妾亦無心去采桑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雙帶子
- 入夜秋砧動,千門起四鄰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金殿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