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田家秋作苦,鄰女夜舂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宿五松山下荀媼家
- 其一秋浦長似秋,蕭條使人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浦歌十七首
- 其二秋浦猿夜愁,黃山堪白頭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浦歌十七首
- 其三秋浦錦駝鳥,人間天上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浦歌十七首
- 其五秋浦多白猿,超騰若飛雪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浦歌十七首
- 其八秋浦千重嶺,水車嶺最奇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浦歌十七首
- 我覺秋興逸,誰云秋興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
- 白楊秋月苦,早落豫章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豫章行
- 掛帆秋江上,不為云羅制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高山人兼呈權顧二侯
- 我隨秋風來,瑤草恐衰歇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
- 絡緯秋啼金井欄,微霜凄凄簟色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長相思二首
- 木落秋草黃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十四
- 雁度秋色遠,日靜無云時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
- 客似秋葉飛,飄飖不言歸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擬古其一
- 愧無秋毫力,誰念矍鑠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克復之美書懷示息秀
- 秋草秋蛾飛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遠其七
- 不因秋風起,自有思歸嘆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南奔書懷
- 當時秋月好,不減武昌都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泛沔州城南郎官湖
- 綠蘿秋月夜,相憶在鳴琴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紀秀才游越
- 坐泣秋風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二十七
- 春去秋復來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望夫山
- 棄置秋田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韋侍御黃裳其二
- 沙帶秋月明,水搖寒山碧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涇溪南藍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石上寄何
- 雨洗秋山凈,林光澹碧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與賈至舍人于龍興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
- 南湖秋月白,王宰夜相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王漢陽
- 江村秋雨歇,酒盡一帆飛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客歸吳
- 胡馬秋肥宜白草,騎來躡影何矜驕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行行游且獵篇
- 春去秋復來,相思幾時歇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姑孰十詠·望夫山
- 昔視秋蛾飛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二十二
- 寒山秋浦月,腸斷玉關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清溪半夜聞笛
- 水國秋風夜,殊非遠別時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陸判官往琵琶峽
- 昨夜秋聲閶闔來,洞庭木落騷人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(時久病初起作
- 夕來秋興滿,回首意何如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日與張少府、楚城韋公藏書高齋作
- 如今秋鬢數莖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
- 墻里秋千墻外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蝶戀花·花褪殘紅青杏小
- 昨夜秋風來萬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蝶戀花·昨夜秋風來萬里
- 巷陌秋千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蝶戀花·雨霰疏疏經潑火
- 銀河秋晚,長門燈悄,一聲初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龍吟·露寒煙冷蒹葭老
- 一番秋氣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謁金門·秋帷里
- 草頭秋露流珠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木蘭花令 次歐公西湖韻
- 江上秋風晚來急,為傳鐘鼓到西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望海樓晚景五絕
- 今年秋應熟,過従飽雞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秋懷二首
- 今年秋應熟,過從飽雞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秋懷二首
- 但覺秋來歸夢好,西南自有長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河滿子 湖州作,寄益守馮當世
- 荒城秋草滿,古樹野藤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白帝廟
- 漠漠秋高露氣清,新蒲倚石近溪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絕句二首
- 得喪秋毫久已冥,不須聞此氣崢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參寥師寄秦太虛三絕句,時秦君舉進士不
- 可憐秋胡子,不遇卓文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雷州八首
- 月入秋幃病枕涼,霜飛夜簟故衾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明日重九,亦以病不赴述古會,再用前韻
- 今年秋熟君知否,應向江南飽食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真興寺閣禱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