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2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翦秋一半,難破萬戶連環(huán)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新雁過妝樓·閬苑高寒
- 三秋北地雪皚皚,萬里南翔渡海來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失群雁
- 三秋違北地,萬里向南翔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同臨津紀(jì)明府孤雁
- 三秋違北雁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同臨漳紀(jì)明府孤雁
- 九秋深、三光五岳,氣鐘英表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賀新郎·說與黃花道
- 秋谷價貴,出廣米船稀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麥?zhǔn)?/a>
- 中秋能幾日,又是菊花時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湖口
- 賓秋多少雁,報曉一雙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雁山總題此山本朝方顯
- 一秋無便寄平安,新雁聲聲報早寒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到南昌呈宋愿父伯仲黃子魯諸丈
- 悲秋時把酒,愛月夜行船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舟行往吊故人
- 今秋好行路,到處說豐年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涂中見人家賣酒
- 愛秋來那些:和露摘黃花,帶霜烹紫蟹,煮酒燒紅葉。 -- 出自元·馬致遠(yuǎn)·雙調(diào)·夜行船
- 千秋萬歲無音詞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行路難
- 嚴(yán)秋筋竿勁,虜陣精且強(qiáng)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出自薊北門行
- 窮秋九月荷葉黃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白纻曲
- 深秋天氣好,且喜病魔消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漫興 十四
- 三秋多濕雨,十月見黃花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對雨 其五
- 春秋已獲麟,大義孰為守? -- 出自元·王冕·穎語次楊廉夫進(jìn)士古聲韻
- 清秋愁燕去,殘日望云飛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懷鄉(xiāng)
- 春秋筆削以為異,未必宣和知此意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宣和殿畫水仙鴝鵒圖
- 高秋那得吳虹生,成軺西子湖邊行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54
- 千秋名教吾誰愧,愧讀羲之誓墓文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58
- 三秋不隕芙蓉,九月猶開窅窳花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23
- 高秋霽色清於水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伴登臨/采桑子
- 宜秋門外養(yǎng)鷹坊,好草陂頭射雉場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與張歷陽追懷從禽之樂因賦
- 晚秋淮上水,新月楚人家。 -- 出自唐·劉方平·秋夜思(一作淮上秋夜)
- 千秋萬歲后,榮名安所之? -- 出自魏晉·阮籍·詠懷
- 赴秋期于江漢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八詠詩 晨征聽曉鴻
- 去秋三五月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悼亡詩
- 今秋還照梁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悼亡詩
- 春秋更去來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送別友人詩
- 往秋雖一照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織女贈牽牛詩
- 司秋紀(jì)兌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五音曲 商引
- 乘秋更欲西山雨,一洗郊原晚稻香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石門
- 深秋影雖清,孤懷共誰語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歐陽員外歸覲滁州舍人
- 初秋尚苦暑,歸沐乃君恩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七月一日休假作
- 變秋長云豪,灑雨北風(fēng)壯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山檻小飲
- 中秋一輪月,只和舊青冥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水調(diào)歌頭·中秋一輪月
- 素秋天氣,是登山臨水,昔人悲處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念奴嬌·素秋天氣
- 中秋月,披襟四顧,不似在人間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滿庭芳·鵬海風(fēng)波
- 中秋載酒,幽人閑客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柳梢青·松江勝集
- 深秋庭院初涼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相見歡·深秋庭院初涼
- 占秋呈瑞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千秋歲·占秋呈瑞
- 高秋期步野,積雨放趨朝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寄懷元秀上人
- 千秋寒照目,竹帛不棲塵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祁國正獻(xiàn)公挽歌三首
- 窮秋直省舍,大雨吁可畏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八月十七日夜省直紀(jì)事呈同舍
- 去秋隨相車,沿牒來東方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沖卿崇文宿營直睹壁上題名見寄并寄如了不
- 今秋少雨冬不雪,麥寄浮埃根欲絕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君貺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詩十章合為一篇以酬
- 今秋侍高宴,晴日正澄麗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景仁召飲東園呈彥升次道君錫才元子容
- 千秋萬古,為留待騷人,狂歌痛飲,來訪雁丘處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摸魚兒 雁丘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