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2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新秋未再旬,月露已浩然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月下獨行橋上
- 近秋漸動尋幽興,絕俸難營覓醉錢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村店壁
- 季秋嶺谷浩積雪,二月草木初抽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蒸暑思梁州述懷
- 新秋漸近蟬更急,殘日已沉鴉未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北渚
- 今秋危病輒不死,余業自笑堅頑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後往來湖山間戲書
- 新秋風月佳,數夕破酒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病酒戲作
- 清秋欲近露沾草,新月未高星滿天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村東晚眺
- 暮秋風雨卷茆茨,砧杵聲中過雁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暮秋書事
- 初秋夏末時,衲子各西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送宣書記并寄其兄曇才二公
- 素秋欲盡風雨惡,千林如掃俱搖落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搖落吟
- 千秋觀里逢急雨,射的峰前看晚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游絕句
- 今秋雨少煙波窄,堪笑沙鷗也敗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湖水愈縮戲作
- 新秋動歸思,更覺五湖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憑欄
- 春秋多佳日,登高賦新詩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移居 其二
- 千秋萬歲后,誰知榮與辱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擬挽歌辭 其一
- 杜秋,金陵女也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秋娘詩并序
- 仲秋往歷陽,同上牛磯歇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池州送孟遲先輩
- 千秋佳節名空在,承露絲囊世已無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過勤政樓
- 千秋令節名空在,承露絲囊世已無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過勤政樓
- 高秋更南去,煙水是通津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宣城贈蕭兵曹
- 千秋萬古無消息,國作荒原人作灰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悲吳王城
- 早秋歸寺遠,新雨上灘遲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送大昱禪師 [一作許渾詩。]
- 晚秋天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戚氏·晚秋天
- 麥秋霽景,夏云忽變奇峰、倚寥廊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女冠子·淡煙飄薄
- 麥秋霽景,夏云忽變奇峰、倚寥廓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女冠子·淡煙飄薄
- 悲秋風之動容兮,何回極之浮浮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章之四 抽思
- ⑤秋蘭兮青青,⑥綠葉兮紫莖。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九歌之六 少司命
- 春秋諸侯會,澶淵乃其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澶州
- 陵秋久不寐,吾樂豈弦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露坐
- 千秋隴東月,長照西州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
- 千秋事往蹤跡在,岳石款記如湘崖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董伯懿示裴晉公平淮右題名碑詩用其韻和酬
- 去秋東出汴河梁,已見中州旱勢強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讀詔書
- 三秋不見每惓惓,握手山林復悵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詩奉送覺之奉使東川
- 未秋輕病骨,微曙浣愁腸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夏夜舟中頗涼因有所感
- 宜秋西望碧參差,憶看鄉人禊飲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金明池
- 千秋鍾梵已變響,十畝桑竹空成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光宅寺
- 清秋發高興,涼月復閑宵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因命仆繼作
- 三秋傷望眼,終日哭途窮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贈眼醫婆羅門僧
- 新秋十日浣朱衣,鈴閣無聲公吏歸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謝竇員外旬休早涼見示詩
- 去秋詔下誅東平,官軍四合猶嬰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平齊行二首
- 助秋風雨來何速!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秋窗風雨夕
- 涼秋八月蕭關道,北風吹斷天山草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胡笳歌,送顏真卿使赴河隴
- 仲秋至東郡,遂見天雨霜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
- 仲秋蕭條景,拔剌飛鵝鶬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
- 高秋八月歸南楚,東門一壺聊出祖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費子歸武昌
- 千秋愿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乞巧樓頭云幔卷
- 催秋老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九日歡游何處好
- 當秋且幸際軒豁,誰能兒女聽螗蜩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子野
- 季秋九月予喪婦,十月厭厭成病軀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張屯田歸洛歌
- 春秋二百年,文約義甚夷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獲麟贈姚辟先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