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2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春秋主盟由范氏,不戰(zhàn)屈人從范智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送范比部持節(jié)廣東
- 麥秋梅潤霖淫劇,旅汎殊諳干越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示施又新同舍
- 素秋垂二七,十旬赤千里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夏旱一首
- 早秋便得許奇絕,探借八月清光多。 -- 出自宋·孫介·丁未孟秋夜月明如中秋因思范公守南陽賞月及
- 動秋聲之摵摵兮,泊晴嵐之藹藹。 -- 出自宋·孫因·越問·良牧
- 清秋佳月不尋常,何限歌樓醉夜長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·秋日遣興
- 弈秋豈必長先手,畫史誰知獨苦心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·偶題
- 千秋鑒在開元錄,十漸書留貞觀屏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·和甄云卿詩
- 清秋動幽肖,有月欠肴酒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·和答司馬宜春逆
- 陽秋百年事,作意莫遲回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·寄通州徐居厚使君
- 千秋應(yīng)有恨,八陳竟難平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·八陣磧
- 春秋責(zé)備賢者,造物計校好人。 -- 出自宋·湯漢·自儆
- 千秋金鑒錄,不日卻拳拳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代趙寺上韓平原生辰五十韻
- 防秋人不到,萬里絕妖氛。 -- 出自宋·唐異·塞上作
- 中秋未必似今夕,好景其如又隔年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八月十三夜月
- 千秋只鶴無時返,安得蓬萊有路通。 -- 出自宋·王玨·空明洞
- 春秋同社人,半是新相知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送三八弟歸九江
- 春秋自是隔寒暑,天地不和令偕行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聽琴贈遠(yuǎn)師
- 清秋移象緯,皎月一更新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又和新字
- 去秋九日失歸期,今度花前又過時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仲嘉示秀實
- 九秋沆碭成功日,六轡光華初度時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涇·為運使蔡國博壽二首
- 故秋適淫潦,所至多疲氓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涇·送蓋少卿晞之趙太平州
- 春秋有常幸,日日調(diào)清平。 -- 出自宋·吳百生·宮詞四首
- 傷秋愁不斷,鄰杵已鳴霜。 -- 出自宋·吳濟·秋興
- 千秋萬古此經(jīng)過,誰人眼不淚如水。 -- 出自宋·吳炯·顏孝子烏墓
- 中秋此去日無多,笑問青天雨若何。 -- 出自宋·吳浚·中秋聯(lián)句
- 長秋南奔苦嵐瘴,翠華連巡犯卑濕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夜聞警
- 九秋健羽橫空鶚,萬里威聲當(dāng)?shù)佬堋?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哭趙信庵
- 麥秋天氣覺清和,老盡春風(fēng)庭下莎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別吳中三年寄湖上一二知己
- 陽秋談化四時具,河岳精神一座傾。 -- 出自宋·吳育·過郭店謁文靖公墓
- 方秋陰用事,陽微陰漸逞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甲戌九月日有食之紀(jì)異三十韻
- 清秋方初兮淫雨降無時,舊坊弗治兮河水泛濫而為災(zāi)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九誦·河伯
- 清秋山水無不宜,筆架之峰天下奇。 -- 出自宋·辛好禮·筆架山
- 口秋留口貌,口會集褒衣。 -- 出自宋·許給·題南山刻石詩
- 中秋節(jié)近月嬋娟,正好平分通夕宴。 -- 出自宋·許應(yīng)龍·贈韓粹
- 高秋月色行松頂,半夜山中讀楚辭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秋夜宋希仁同吟松風(fēng)閣有感
- 立秋才一日,期會到林泉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已亥大旱官催秋苗甚急
- 新秋生遠(yuǎn)思,此去未應(yīng)遠(yuǎn)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送松風(fēng)僧淵中二公游方
- 千秋萬歲圣賢話,盡掛諸郎齒頰閒。 -- 出自宋·嚴(yán)煥·鄉(xiāng)人呂正之教三子連中童子科盛哉前此無有也
- 經(jīng)秋杜宇血,遺老徑山禪。 -- 出自宋·楊長孺·一滴泉
- 一秋造化全種此,十月風(fēng)光尚屬他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(yuǎn)·池上芙蓉
- 春秋冬夏風(fēng)雨霜露無非教,胡為自古學(xué)者恁莫曉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偶書
- 春秋冬夏風(fēng)雨霜露無非教,風(fēng)霆流形庶物露生無非教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大哉
- 春秋之后周之晚,元王貞定相承纂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歷代詩·東周
- 深秋嚴(yán)霜下,百草不復(fù)芳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擬古
- 春秋更戰(zhàn)國,仁義日荒怠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感興二首
- 時秋風(fēng)颼颼,日暮水激激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石鐘山
- 窮秋籬落日蕭蕭,淺笑臨風(fēng)畫亦勞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亦好園菊花盛開為賦二絕
- 清秋饒爽氣,朱夏絕埃滓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鞏憲見示桐柏瀑布之作
- 千秋佳節(jié)勝,四莢瑞蓂芳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東呂生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