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2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仲秋久不雨,殘暑氣猶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令狐信芳招飲天慶呈張文煥
- 交秋六七月,連病兩三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暑家多病者
- 殘秋窮臘百余日,小園不曾鞋底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問雨
- 中秋前三日,西東各登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喜賓旸歸
- 半秋涼意轉春寒,似曲江頭紫陌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再題通政院王榮之八月杏花
- 新秋爽氣溢長空,弦誦低昂月映櫳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次韻泮宮直宿早秋四首
- 中秋風月佳辰近,應把云腴對竹煎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次韻烹茶四首
- 千秋從昔慶嘉名,四海而今加太平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天寧節馬前口號
- 陽秋記慕容,史記名山儲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龜溪即事五首
- 中秋竟夕佳月色,萬里光芒霜雪白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中秋后二夜對月
- 千秋萬歲頌乃公,鱷鯨無所施其雄。 -- 出自宋·顧禧·震澤行
- 新秋猶逆旅,故國似他鄉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秋夜
- 半秋云物掃遙天,對月憑欄一憮然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史守八月十四日月二首
- 中秋玩月定忘寢,往往連夕追輕肥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元守中秋月夜韻
- 清秋霜未降,烏桕葉先紅。 -- 出自宋·何籌齋·溪軒即事
- 春秋將絕書劉子,漢史雖終述武侯。 -- 出自·黃度·冶城樓
- 春秋筆削嚴,西秦書乃來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偶書
- 悲秋未了悲身世,一樣情懷兩樣愁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秋吟
- 暮秋景物覺荒涼,觸景憑高逆杳茫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和仇山村九日吟卷
- 菊秋風日佳,歸艎雙槳歇。 -- 出自宋·黃杞·游招真觀
- 千秋萬歲總如此,誰似青冢年年青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昭君行
- 新秋帶歸鴻,落日隨征帆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石頭懷古
- 清秋九日至,晚菊兩三開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次二十一兄九日韻
- 清秋潁汝歸時晚,不及群公送惠休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送僧歸建州
- 多秋收凈利來此,猶得見河山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行泌水上
- 初秋鬭間最迷癡,末后逢強絕口敵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淡黃
- 中秋齊膂最為英,頭項寬舒翅皺文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齊膂翅
- 初秋鬭到深秋后,百度交鋒百度贏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青黃二色二首
- 九秋煙露濃,四面芙蓉發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區著作湘潭舊隱有二亭焉求詩以歸
- 三秋正此憂焦窘,萬室今咸共喜康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和符倅上范相喜雨
- 春秋薦霜露,灑掃供粢盛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孝感堂
- 今秋忽坐脫,山立不少偃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右司公致書顯上人并遺楮衾詩以贊之併簡都公
- 悲秋宋玉已銷魂,忽聽陽關共十分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送粹伯弟親迎兼簡宣卿龍圖
- 新秋一懷古,情緒若為論。 -- 出自宋·李燾·客懷
- 高秋夜氣聲驚竹,寒月徘徊影趁人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秋庭夜閒步
- 春秋書大雨,三日已為霖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中春苦雨書懷
- 千秋唐節日,萬國禹朝車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乾元節群臣祝壽小人無位以詩繼之
- 春秋下應三千歲,雅頌周流十二支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丘寺丞
- 三秋得公事,一月繞山行。 -- 出自宋·李建中·開垣曲山路成
- 邊秋方用武,莫恨致身難。 -- 出自宋·林昉·題曾生古劍
- 長秋傳夜飲,京兆報年豐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東宮生日六首·壬辰
- 清秋八月月未弦,河陽市上謳聲傳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賀江宰生朝
- 春秋將耳順,貧病谷家和。 -- 出自·林正·老來
- 春秋愛賢許之宥,十世已往未為厚。 -- 出自宋·劉鄂·讀許右丞所作陳少陽諫議哀詞
- 春秋大義惟觀釁,王者雄師但有征。 -- 出自宋·劉三嘏·自陳詩
- 宜秋門外饒芳樹,結駟那堪送客歸。 -- 出自宋·劉騭·館中新蟬
- 窮秋破屋檐頭雨,殘肛征夫陌上霜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四時佳與師徐景陽園堂五首
- 中秋萬里共陰晴,曾記坡翁最善評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王祈伊中秋不見月四首
- 素秋下嚴霜,陽春沃膏雨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王安之無錫州判
- 深秋城外寺,白日定中僧。 -- 出自宋·呂言·寄九日山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