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2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清秋便寓直,列宿頓輝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承沈八丈東美徐膳部員外,阻雨未遂馳賀,奉
- 春秋褒貶例,名器重雙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哭韋大夫之晉
- 千秋滄海南,名系朱鳥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
- 清秋凋碧柳,別浦落紅蕖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
- 清秋落日已側身,過雁歸鴉錯回首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呀鶻行
- 窮秋正搖落,回首望松筠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
- 季秋時欲半,九日意兼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九日曲江
- 千秋汾晉間,事與云水白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八哀詩·贈司空王公思禮
- 高秋收畫扇,久客掩荊扉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傷秋
- 高秋馬肥健,挾矢射漢月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留花門
- 九秋驚雁序,萬里狎漁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天池
- 高秋蘇病氣,白發自能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清
- 高秋總喂貧人實,來歲還舒滿眼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題桃樹
- 悲秋宋玉宅,失路武陵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漢中王手札
- 窮秋立日觀,矯首望八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又上后園山腳
- 今秋天地在,吾亦離殊方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雙燕
- 暮秋沾物冷,今日過云遲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雨四首
- 去秋涪江木落時,臂槍走馬誰家兒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去秋行
- 高秋卻束帶,鼓枻視青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薛三郎中(據)
- 清秋多宴會,終日困香醪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崔駙馬山亭宴集(京城東有崔惠童駙馬山池)
- 一秋??嘤辏袢帐紵o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留別賈嚴二閣老兩院補闕(得云字)
- 一秋風露清涼足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踏莎行·弄影闌干
- 占秋初、桂花散采,向夜久、銀漢無聲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綠頭鴨/多麗
- 天秋無片云,地靜無纖塵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效陶潛體詩十六首
- 中秋三五夜,明月在前軒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效陶潛體詩十六首
- 野秋鳴蟋蟀,沙冷聚鸕鶿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
- 山秋云物冷,稱我清羸顏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山
- 前秋去秋思,一一生此時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曲江感秋 五年作。
- 引秋生手里,藏月入懷中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白羽扇
- 河秋稍清淺,月午方裴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立秋夕涼風忽至,炎暑稍消,即事詠懷,寄汴
- 去秋共數登高會,又被今年減一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九日寄微之
- 暮秋把得暮春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渭村酬李二十見寄
- 新秋久病客,起步村南道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村居臥病三首
- 未秋已瑟瑟,欲雨先沈沈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太湖石
- 去秋偶東游,今秋始西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暮西歸途中書情
- 入秋神骨爽,琴曉絲桐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崔少監
- 今秋歸去定,何必重思量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重詠
- 送秋千里雁,報暝一聲猿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東樓南望八韻
- 新秋松影下,半夜鐘聲后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宿藍橋對月
- 逢秋莫嘆須知分,已過潘安三十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涼風嘆
- 仲秋雖未歸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贈祖三詠
- 暮秋以為期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贈祖三詠
- 仲秋雖未歸,暮秋以為期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贈祖三詠(濟州官舍作)
- 新秋仍酒困,幽興暫江鄉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崇讓宅東亭醉后沔然有作
- 深秋遠塞若為情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浣溪沙
- 暮秋風雨客衣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南歌子·異縣相逢晚
- 窮秋風雨臥孤館,萬世悠悠百年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書
- 新秋更欲浮滄海,臥看云帆萬里天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遣興
- 去秋尚十日,軒窗夕已涼;露草黏濕螢,壞壁啼寒螿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興
- 清秋才幾日,黃葉已成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夢中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