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2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清秋黃葉下,菊散金潭初。 -- 出自唐·李適·重陽日中外同歡,以詩言志,因示群官
- 清秋遠山意,偶向亭際得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琪樹下因吟六韻呈先達者
- 高秋灞浐路,游子多慘戚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送李垣先輩歸嵩少舊居
- 高秋禾黍多,無地放羊馬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唐樂府十首·田西邊
- 高秋亦有花,不及當春草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皎皎詞
- 清秋新霽與君同,江上高樓倚碧空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望月
- 清秋不動驪龍海,紅日無私罔象川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渚寄懷西蜀無染大師兄
- 先秋瑟瑟生谷風,青陰倒卓寒潭中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靈松歌
- 千秋空樹影,猶似覆長禪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題玉泉寺大師影堂
- 聽秋唯困坐,怕客但佯眠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東林言之禪子
- 高秋初雨后,半夜亂山中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聽泉
- 乘秋好攜去,直望九霄飛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謝丁秀才見示賦卷
- 霜秋自斷魂,楚調怨離分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感秋別怨
- 孟秋七月時,相送出外郊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擬古贈陳子昂
- 窮秋幾日雨,處處生蒼苔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南游
- 三秋木落半年客,滿地月明何處砧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秋夜旅舍寓懷
- 新秋百慮凈,獨夜九愁深。 -- 出自唐·袁朗·秋夜獨坐(一作邢邵詩)
- 高秋南斗轉,涼夜北堂開。 -- 出自唐·薛奇童·和李起居秋夜之作
- 驚秋黃葉遍,愁暮碧云深。 -- 出自唐·楊凌·江上秋月
- 麥秋能幾日,谷雨只微寒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芍藥
- 清秋忽如此,離恨應難歇。 -- 出自唐·李嶷·淮南秋夜呈周侃(一作呈同僚)
- 中秋月滿盡相尋,獨入非煙宿禁林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
- 悲秋應亦抵傷春,屈宋當年并楚臣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楚事(屈原云:目極千里傷春心。宋玉云:悲
- 三秋勝氣橫金甲,半夜離歌掩玉笙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工部尚書致仕王懿敏公挽詞
- 涼秋鼓予楫,文酒待相從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送史寺丞赴真州六合縣
- 涼秋夜笛鳴,流風韻九成。 -- 出自唐·劉孝孫·詠笛
- 迎秋伴暮雨,待暝合神光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奉和七夕宴懸圃應制二首
- 九秋光順豫,重節霽良辰。 -- 出自唐·陸景初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臣字
- (千秋節應制,《海錄碎事》) -- 出自唐·陸堅·句
- 乘秋逢令節,錫宴觀群情。 -- 出自唐·李泌·奉和圣制,重陽賜會聊示所懷
- 新秋夜何爽,露下風轉凄。 -- 出自唐·陸海·題奉國寺
- 清秋凈氛靄,崖崿隱天起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蒙山作
- 迎秋見衰葉,馀照逐鳴蟬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嚴二擢第東歸
- 春秋四氣更回換,人事何須再三嘆。 -- 出自唐·馮著·行路難·男兒坎軻徒搔首
- 三秋月照丹鳳樓,二月花開上林樹。 -- 出自唐·任華·懷素上人草書歌
- 去秋忽乘興,命駕來東土。 -- 出自唐·魏萬·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
- 前秋亦擬錢塘去,共看龍山八月潮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送人游杭
- 晚秋里,煙寂靜,雨微涼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水調歌頭·萬傾太湖上
- 高秋嘉時款芎靈。 -- 出自宋·趙禎·合宮歌
- 閒秋無丈尺,付與令翦裁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菊
- 春秋書震電,推之在五行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雷震
- 新秋再宿澂涼兆,間氣生才歷世稀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韓魏公生日三首
- 三秋半去吟蛩逼,百感中來醖蟻消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
- 中秋一夕過,已覺人意改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八月十六夜與宗哲純甫翫月
- 三秋開爽氣,七月降元精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韓魏公生日
- 九秋鴻雁方遵陸,萬里驊騮始下鞭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劉莘老贈王圣美三子侄補試太學聯中高等
- 春秋新學卑繁露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虞美人·三年曾不窺園樹
- 九秋氣爽,正溪山雨過,茅檐清暇。 -- 出自宋·米友仁·念奴嬌·九秋氣爽
- 千秋北固舊知名,想見禪房掩晝扃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寄革露傳祖宣老二首
- 悲秋把黃菊,取醉墮烏巾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憶昨呈元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