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2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高秋白露團(tuán)。 -- 出自南北·薛道衡·出塞 一
- 三秋猶足收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(jī)·挽歌詩
- 素秋墜湛露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(jī)·為周夫人贈車騎詩
- 新秋弦管清,時轉(zhuǎn)遏云聲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聞歌
- 中秋云盡出滄海,半夜露寒當(dāng)碧天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鶴林寺中秋夜玩月
- 未秋紅實淺,經(jīng)夏綠陰寒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洞靈觀冬青
- 逢秋正多感,萬里別同袍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曉發(fā)天井關(guān)寄李師晦
- 因秋倍多感,鄉(xiāng)樹接咸京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九日登樟亭驛樓
- 先秋蟬一悲,長是客行時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蟬
- 悲秋不成寐,明月上千舠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甘露寺僧房
- 天秋聞別鵠,關(guān)曉待鳴雞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河南鄭少尹城南亭送鄭判官還河?xùn)|
- 麥秋中夏涼風(fēng)起,送君西郊及灃水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灃水送鄭豐鄠縣讀書
- 清秋香粳獲,白露寒菜長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題高云客舍
- 先秋雪已滿,近夏草初新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劉兵曹還隴山居
- 春秋伏臘長在家,不許妻奴暫違禮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鄰相反行
- 防秋戎馬恐來奔,詔發(fā)將軍出雁門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邊將
- 仲秋金帝起,五日土行昭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皇帝降誕日集賢殿賜宴
- 千秋題作字,長壽帶為名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賜王公千秋鏡應(yīng)制
- 千秋谷門外,明月照西園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惠文太子挽歌二首
- 如秋九磨鏡,迫我以丑照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贈王平甫
- 暮秋木落剝霜紅,俄覺平林一夜空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落葉
- 千秋殿下誰把筆,當(dāng)時人無出干右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賦黃任道韓干馬
- 涼秋佳夕天氛廓,河漢之涯秋漠漠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秋夜獨酌
- 清秋不可負(fù),牖壁看修筠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寄題趙景溫筠居軒
- 早秋正凄愴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寄江州褚諮議詩
- 千秋送北邙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傷徐主簿詩
- 仲秋黃葉下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日夕望江山贈魚司馬詩
- 九秋時未晚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夜夢故人詩
- 深秋窈以虧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山中楚辭
- 素秋馳白日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體詩 潘黃門岳述哀
- 吊秋冬之已暮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應(yīng)謝主簿騷體
- 含秋一顧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劉仆射東山集學(xué)騷
- 蓮秋葉始輕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奉送始興王詩
- 方秋院木落,仰望日蕭森。 -- 出自唐·包融·酬忠公林亭
- 千秋并萬歲,空使詠歌傷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過漢故城
- 窮秋九月西風(fēng)高,疏林木落聲蕭騷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秋興
- 清秋吟更僻,況復(fù)古亭間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夜坐有懷寄張士遜
- 新秋空索寞,前事但心酸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早秋二絕
- 深秋寒氣侵燈影,半夜疏林起雨聲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秋夕書懷
- 高秋最憶樊川景,稻穗初黃柿葉紅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憶樊川
- 送秋來、雙檜寒陰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于飛樂·水邊山
- 千秋橋畔桑麻村,槐陰覆砌綠映門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病中獨坐
- 悲秋終古情難盡,障袂何時望可來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宋玉
- 千秋花發(fā)日,兩院獄空時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陪喬職方泛舟之三門竭禹祠
- 更秋入、江城雁渡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瑞鶴仙·西風(fēng)吹暮雨
- 窮秋動搖落,江湖渺離情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寄趙德莊以過去生中作弟兄為韻七首
- 千秋季子國,百雉闔閭城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投贈徐平江三十韻
- 新秋七七,月出河漢斗牛間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水調(diào)歌頭·天地有中氣
- 但秋風(fēng)、年又一年深,不禁長年悲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八聲甘州·但秋風(fēng)
- 倚秋風(fēng)、洞庭一劍,故人何許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金縷曲/賀新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