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斑竹岡連山雨暗,枇杷門向楚天秋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故人赴江陵尋庾牧
- 風吹山帶遙知雨,露濕荷裳已報秋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客歸江州
- 棹歌微吟彩鹢浮,簫鼓哀鳴白云秋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汾陰行
- 仙籍人間不久留,片時已過十經秋。 -- 出自唐·魚玄機·和新及第悼亡詩二首
- 唯應云扇情相似,同向銀床恨早秋。 -- 出自唐·魚玄機·酬李學士寄簟
- 蓬山雨灑千峰小,嶰谷風吹萬葉秋。 -- 出自唐·魚玄機·和友人次韻
- 自嘆多情是足愁,況當風月滿庭秋。 -- 出自唐·魚玄機·秋怨
- 相如琴罷朱弦斷,雙燕巢分白露秋。 -- 出自唐·魚玄機·左名場自澤州至京,使人傳語
- 雨后風涼暑氣收,庭梧葉葉報初秋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初秋雨晴
- 碧云信斷惟芳夢,紅葉盛時想到秋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春恨 選二 其二 /恨春五首 其四
- 一夜秋風動扇愁,別時容易入新秋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新秋
- 添得情懷無是處,非干病酒與悲秋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得家嫂書
- 飯籃向曉迎殘月,歌板臨風唱晚秋。 -- 出自清·袁枚·絕命詞
- 薄暮蛙聲連曉鬧,今年田稻十分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晚春田園雜興
- 歲華過半休惆悵,且對西風賀立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立秋二絕
- 螻蟻烏鳶何厚薄,臨風拊掌菊花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
- 推遷華年弦柱換,俯仰歸鬢塘蒲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愛雪歌
- 乍霽卻陰梅釀雨,暫暄還冷麥催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李翬知縣作亭西湖上,余用東坡語名之曰飲綠
- 灌口江源不斷流,峨眉山月幾番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重送文處厚,因寄蜀父老三首
- 含風竹影淡留月,著雨蛩聲深怨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病中夜坐呈致遠
- 萆山磽確強田疇,村落熙然粟豆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恭州夜泊
- 世間最有蟬堪恨,送衋行人送衋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秋蟬
- 羽駕舊曾將夢到,芝田今合為公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浙東參政寄示會稽蓬萊閣詩軸,次韻寄題
- 試傾萬景湖亭酒,來看半輪江月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別後寄題漢嘉月榭
- 莓苔風雨舊詩留,十七年前鬢未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高景庵讀舊題有感
- 生平我亦一沙鷗,葦白蘆黃今正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通守趙積中朝議請祠歸天臺
- 一聲霜曉謾吹愁,八尺風漪不耐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謝龔養正送蘄竹杖
- 村村籬落總新修,處處田疇盡有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顏橋道中
- 漢家麟閣多王侯,冠佩相望經幾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畫錦行送陳福公判信州
- 峰頂何曾知六月,塵間想已別三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請佛閣晚望,雪山數十峰如爛銀,晁耀暑光中
- 云浪長風三萬頃,蒼煙古木二千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王仲行尚書錄示近詩,聞今日勸農靈巖,次韻
- 四壁塵埃心似水,一生風露鬢先秋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仲行再示新句,復次韻述懷
- 浦口蓮香夜不收,水邊風里欲生秋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浣溪沙
- 空令五湖夜月,也羞照三十六宮秋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青房并蒂蓮
- 天寶年前勤政樓,每年三日作千秋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樓前
- 空賞野花無過夜,若看琪樹即須秋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題江寺兼求藥子
- 青山歷歷水悠悠,今日相逢明日秋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別客
- 商聲寥亮羽聲苦,江天寂歷江楓秋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聽笛歌留別鄭協律
- 內史舊山空日暮,南朝古木向人秋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將赴嶺外,留題蕭寺遠公院(寺即梁朝蕭內史
- 千里相思如可見,淮南木葉正驚秋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崔使君赴壽州
- 兒時愛讀忠臣傳,不謂身當百六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
- 故舊相思空萬里,妻孥不見滿三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有感
- 藍田無颣蟾架夜,黃金作顆人家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溫州
- 小兒五歲氣食牛,冰壺玉衡懸清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十三拍
- 空花自滿三千界,老樹相看五百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山中自賦
- 坐中狂客有醉白,物外閑人惟弈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山中載酒用蕭敬夫韻賦江漲
- 蘆花作雪照波流,黃葉聲中一半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和蕭秋屋韻
- 青海只今將飲馬,黃河不用更防秋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九曲詞三首
- 官河深水綠悠悠,門外梧桐數葉秋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贈陳宗之
- 泉溜涓涓中夜雨,天風凜凜四時秋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大滌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