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白發已前渾是夢,黃花相與又逢秋。 -- 出自明·羅倫·題張氏水村小景
- 隴右谷剛過子午,川南峽已度春秋。 -- 出自明·馬氏女·秋閨夢戍詩(六首)
- 五嶺瘴高煙蔽日,兩孤云濕雨鳴秋。 -- 出自明·馬軾·奉餞季方先生
- 擊劍高歌夜氣浮,劍光凜凜橫清秋。 -- 出自明·夢觀法師·待旦軒為指揮作
- 獨恨壯游非昔日,滿江風露夜如秋。 -- 出自明·夢觀法師·二月三日泊瓜州渡與吳庵同賦
- 湖草青青上客舟,辛夷花老麥初秋。 -- 出自明·夢觀法師·懷友(二首)
- 茅茨不剪小亭幽,白芷紅蘭已自秋。 -- 出自明·妙規圓公·友桂史隱君挽詩(明古之父)
- 九關甲士圖功日,三輔丁男習戰秋。 -- 出自明·明沈宣王·寄懷大司馬郭公(二首)
- 青天寒色千砧夕,滄海潮聲萬弩秋。 -- 出自明·歐大任·秋晚登廣陵城
- 淚滴三河水不流,胡笳吹落薊門秋。 -- 出自明·歐大任·三河水
- 滄池波色青門曉,長樂鐘聲碧樹秋。 -- 出自明·歐大任·西苑
- 此去護羌兼戊己,曾聞歸漢對春秋。 -- 出自明·歐大任·贈閻憲副備兵關西
- 我昔識公蓬萊古城下,臥云草閣秋瀟灑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胡侍郎所藏會稽王冕梅花圖
- 到家正及湖田熟,在客先驚館樹秋。 -- 出自明·浦源·送包鶴州東歸
- 一棹黃昏過山下,疏燈絡緯滿林秋。 -- 出自明·浦源·晚過張林山
- 匡廬老泉掛白石,蒼梧水落湘江秋。 -- 出自明·錢宰·題俞景山畫山水帳
- 教兒昨日翻詩稿,書破芭蕉數幅秋。 -- 出自明·丘吉·與唐惟勤索紙
- 終宵疏雨滴心頭,點點離情點點秋。 -- 出自明·全少光·雨夜
- 姑蘇臺上麋鹿游,吳江水映西山秋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姑蘇臺歌
- 泛月詩成湘水夜,看云興入大溈秋。 -- 出自明·桑悅·予既調柳憲長林君待用以書來云柳州山林子厚
- 風羽九逵能抗晚,野心萬里欲橫秋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鶴舞
- 地下欲從行在所,海陵朝撼朔風秋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大忠祠奉次西涯先生韻(二首)
- 林風力淺花能晚,山雨聲遲麥未秋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通州相城呈同事諸公(二首)
- 愁繞鳳臺秦樹暝,夢回巫峽楚云秋。 -- 出自明·沈愚·追和楊眉庵次韻李義山無題詩五首
- 露下蒹葭欹岸夕,風驚絡緯野籬秋。 -- 出自明·石窗珉公·廣陵道中夜行有懷故園諸友
- 裂帛一聲江月白,碧云飛起四山秋。 -- 出自明·石沆·夜聽琵琶
- 夕陽在山月已白,人生幾何春復秋。 -- 出自明·史遷·暮春(六首)
- 清淮濁酒憶同舟,回首風煙又感秋。 -- 出自明·碩篽·憶昔
- 白蘋風起洞庭暮,碧樹云橫楚塞秋。 -- 出自明·宋登春·自沙津江行舟次岳陽送徐荊州
- 萬戶千門銀燭冷,六軍百職布袍秋。 -- 出自明·宋訥·壬子秋過故宮(十九首)
- 江波淡淡寒不流,七十二峰凝暮秋。 -- 出自明·蘇平·和玉山倥侗生紫鳳曲
- 蔡琰胡笳悲紫塞,班姬團扇掩清秋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驪山老妓行(補唐天寶遺事,戲效白樂天作)
- 飛蓬短鬢難禁白,老屋疏茅不奈秋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驪山老妓行(補唐天寶遺事,戲效白樂天作)
- 龍灣江口石城頭,一幅蒲帆萬里秋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往平原別高彬
- 有時俘賊珠海頭,海門六月如九秋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送何都閫濟南省親至京還廣
- 野袍白幘同幽事,菰米蓮房作好秋。 -- 出自明·孫一元·中秋同凌時東董子言陳用明西湖玩月爛醉歌此
- 咫尺復愁雷雨至,蕭條但覺陂塘秋。 -- 出自明·孫宜·湖上歌
- 夢回讀罷凄然句,正似彭城風雨秋。 -- 出自明·孫作·大年雨中見寄二絕因次韻
- 江村女兒喜行舟,江上人家吉貝秋。 -- 出自明·唐時升·田家即事四首
- 獨客荒村空向暮,異鄉多病厭逢秋。 -- 出自明·唐泰·江上書懷寄周玄林敏
- 常時中酒翻疑病,此日懷人況是秋。 -- 出自明·唐之淳·和答孟熙見貽
- 座下金羊驚暖沍,眼前玉兔識春秋。 -- 出自明·陶楚生·螺園詩三十首(錄二首)
- 吟余月照千峰夜,定起云生萬壑秋。 -- 出自明·天淵禪師·上命欽和山居詩
- 但愿人常在家車在軸,不憂禾黍秋不熟。 -- 出自明·童冀·水車行
- 有時照向邊塞頭,黃沙茫茫白草秋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長安明月篇
- 此日獨歸懷往事,空山草樹不勝秋。 -- 出自明·完璞琦公·秋日歸虎丘懷銛仲剛書記
- 今日胡為溪水頭,風篁煙柳共新秋。 -- 出自明·王寵·流螢篇
- 中流落照金陵繞,斷壘空城鐵甕秋。 -- 出自明·王逢年·南徐暮泊登江上樓
- 婦能斫帟兒行盞,一笛橫吹萬里秋。 -- 出自明·王紱·題漁樂圖
- 氣蒸陽羨三春雨,聲帶湘江兩岸秋。 -- 出自明·王紱·題真上人竹茶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