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觀魚惠子臺蕪沒,夢蝶莊生冢木秋。 -- 出自宋·張頔·清淮樓
- 曉漏初傳第一籌,碧霄零露滴清秋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須信人心有真偽,故將直筆記春秋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論語絕句一百首
- 湖上北山天竺寺,滿山桂子月中秋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憶天竺桂
- 銀波千頃照神州,此夕人間別是秋。 -- 出自明·張紳·湖中玩月
- 太平豈是渾無象,兩兩耕夫話有秋。 -- 出自宋·張深·馮城開元寺留題
- 萬點波光映古丘,林深云鎖洞門秋。 -- 出自宋·張同甫·湯公洞
- 薰風候已違花信,碧草涼應動麥秋。 -- 出自明·張維·蛙
- 癡兒總向月中求,不信人間賸有秋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桂
- 落日倚筇舒望眼,片帆鉤破一江秋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觀王氏山亭舊基
- 新晴草木翠光流,麥隴清和四月秋。 -- 出自宋·張巽·游洞霄宮
- 自是病多忪寶釧,不因宋玉故悲秋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晚樓凝思
- 晚煙何處吹漁笛,獨憶琵琶怨碧秋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題畫·蔡確
- 澗邊云護千年韭,巖底涼生六月秋。 -- 出自宋·張鎮孫·水簾洞
- 自古鵲橋傳七日,何年桂子落三秋。 -- 出自宋·張自明·水月洞
- 水上龍爭方一夢,山中鵲起已千秋。 -- 出自宋·章采·武昌江漢亭憶南軒
- 水上龍爭方一夢,山中鵲起已千秋。 -- 出自宋·章云心·武昌江漢亭
- 幾度開樽宴畫樓,月華孤負好中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崇檳·中秋無月二絕同韻
- 何處人登庾亮樓,癡云特地妒中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崇檳·中秋無月二絕同韻
- 狂歌郁郁成何事,一片夕陽蘆荻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崇鉘·壁間韻
- 烏鵲互飛銀漢夜,彩虹交映玉潭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崇璉·題兩橋
- 慈樣就養惟愁雪,元帥崇詩不畏秋。 -- 出自宋·趙汝回·送將大璞赴揚州司戶
- 雨余花氣濃如酒,風鼓松聲冷似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漮·游西山
- □看世事了如夢,靜聽江聲知幾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期·古柟歌用嚴鄭公韻
- 清夜湖光平似鏡,冰輪冷浸玉壺秋。 -- 出自宋·趙時遠·四景詩和孫僉判穎叔韻·平湖秋月
- 云收北固千帆雨,雁帶南淮萬里秋。 -- 出自宋·趙肅遠·多景樓
- 寂寂舊廬東觀曉,翩翩歸旐北邙秋。 -- 出自宋·趙挺之·楊十七應之兄學士挽辭
- 滿路塵囂不耐愁,眠牛岡上自清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友直·秋晚登眠牛岡偶賦
- 雅望三朝第一流,端如砥柱屹清秋。 -- 出自宋·鄭昌齡·寄李忠定公
- 夜半漁歌聲再起,一天明月兩溪秋。 -- 出自宋·鄭得彝·龍游八景·雙港明月
- 費袆霞佩跨黃鶴,洞賓玉笛橫清秋。 -- 出自宋·鄭起·鄂州南樓
- 名士逆天天不怒,冬景能暖夏能秋。 -- 出自宋·鄭樵·夏日題王右丞冬山書屋圖
- 嶺外梅疏初破臘,若前松老不知秋。 -- 出自宋·鄭蘊·題玉巖次韻
- 千古為渠開日月,百年知我有春秋。 -- 出自宋·鄭宅·題朱文公唐石墳庵
- 一座幾盈三百歲,四翁宜壽八千秋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賦張參政四老堂
- 一從雁塔綴英游,又見功名得志秋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送五時亨舍人帥蜀詩二首
- 天憐羈跡寄諸侯,付與危欄早得秋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闕題
- 天憐羈跡寄諸侯,差近危欄付與秋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闕題
- 香殘帶緩不勝愁,又見蕭條一片秋。 -- 出自宋·周文·秋日過吳門感舊
- 忽作故都禾黍恨,洛陽宮殿鎖千秋。 -- 出自宋·周彥夫·天津橋
- 才著一蟬嘶晚日,西風容易便成秋。 -- 出自宋·朱端常·柳
- 白發尚能今日客,黃花祗作故園秋。 -- 出自宋·朱復之·九日偕翁與可江正甫鄭景云游鳳山
- 錦帆月冷瓊花夜,綺閣風高玉樹秋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送李敬則之升揚
- 濕遍欄干欲倚休,手中團扇漸知秋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次韻池上暮雨
- 半窗修竹翠含雨,一片澄湖冷清秋。 -- 出自宋·朱升之·相湖
- 君看萬事等虛舟,一任星星兩鬢秋。 -- 出自宋·朱希言·大滌洞天留題
- 鏡一湖兮陂萬頃,備潴泄兮歲有秋。 -- 出自宋·諸葛興·會稽頌·馬太守廟
- 涼侵客枕秋風活,光抱禪關桂景秋。 -- 出自宋·鄒毅·曹山
- 霓裳綠腰杳何許,楓葉荻花空自秋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琵琶亭
- 風塵澒洞遺黎老,草木凋傷故國秋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懷宋庸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