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飯籃向曉迎殘月,歌板臨風唱晚秋。 -- 出自清·通州詩丐·絕命詩
- 懸崖灑灑清涵雪,越壑溶溶冷澀秋。 -- 出自宋·蔡必勝·玉泉瀑
- 先師巨筆懸巖石,文物風光度幾秋。 -- 出自宋·蔡沆·坐龍池觀瀑布泉
- 聞君將發扶桑渡,已識相逢又一秋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贈王徽伯東游
- 兩載匆匆亡四省,三民赫赫壯千秋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金粉淚(56首)
- 岸巾一覽發長嘯,滿襟爽氣高堂秋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江山萬里圖
- 共斟荷露吟終日,坐挹松風喜近秋。 -- 出自宋·蔡槃·次倪梅村見寄韻
- 詩成梅塢三更月,酒醒蓬窗午夜秋。 -- 出自宋·蔡槃·贈江湖隱者
- 郁郁東南旺氣浮,吳爭越戰幾春秋。 -- 出自宋·蔡槃·錢塘懷古
- 水閣風亭忘歲月,巖花澗草度春秋。 -- 出自宋·蔡向·題張子正觀察溪風亭
- 黃花白酒鱸魚晚,別有江南一段秋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次韻周開祖九日登金山
- 冤骨未沈吳月曉,征魂初返楚云秋。 -- 出自宋·曹既明·胥山廟
- 眼看數竿今白頭,高標直節氣橫秋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前恩陽尉周邦舉出予兄激仲所書其父竹軒記求
- 幾經峽口江水夜,往看峨眉山月秋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次韻杜主簿
- 白晝炎炎若盛夏,半夜凄凄如老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三月十一夜紀候
- 午夜鶴松頂天露,道人睡覺滿天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大方·萬壽觀
- 西風曾未入梧楸,已有騷人怨凜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次韻陳季陵覓酒二首
- 年來慵墮畏多愁,怕見群才得意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王有之見和復用韻二首
- 小雨冥冥暗市樓,無聊一日似三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王有之見和復用韻二首
- 剪彩漫添懷抱惡,簪花空映鬢毛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立春日有感
- 兩年一劍為誰留,古邑重來四十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輔·過延陵
- 霜威清逼珠光夜,海怪寒驚劍氣秋。 -- 出自宋·陳供·寄南海郭憲使
- 寒夢覺來滄海闊,新詩吟罷紫蘭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薦·燕子樓
- 天公戲劇高寒上,豈識人間有凜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和張純父霜月三首
- 可是殿庭無事筆,已含原野十分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題宣和御畫蘆禽
- 寄詩曾自日邊郵,眼底江楓幾換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徐子蒼自金陵遣詩來用韻送魚臘
- 酸風射眼舊沙頭,我亦從來兩鬢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沙頭點視城池
- 晚來細雨送輕愁,小院梅黃恰似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謝王丞餉臨漳火山綠筍
- 撫民無術知何補,空負家山幾度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謝王丞餉臨漳火山綠筍
- 樹蘸碧波元不暑,沙攢白鷺更宜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次安溪趙簿云津閣韻
- 玉露盡驅三伏暑,銀蟾堪□作中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八月八夕邀劉學錄
- 近來善政稱三最,相繼清名照九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次泉守游郎中
- 云臺貂冕成堆土,釣瀨羊裘照九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釣臺
- 誰知天使陽居夏,要作人間歲有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酷熱
- 高山不減八千仞,往事空馀五十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題豐穎樓
- 雪驚新白傳佳詠,云□殘黃會晚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延平范子登同侄祖年見訪惠詩次韻
- 石刻儼如元佑日,榜題猶帶有唐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邀同社十七人游靈巖天臺次前韻呈潘劉
- 挾風長使天難暑,噓氣能令歲有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林堂長及林教龍門三灘之什
- 須驅塵世蚊虻暑,喚起云天雕鶚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潘丈游南寺靈巖天臺回遂呈劉學錄
- 昨日黃華今更好,此宵明月勝中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與友人中元作別九月十日復會中間節物不得共
- 滿榼載春行樂處,長途未暑候如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呈章通判
- 吳頭楚尾將三載,芡觜梨腮又一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南康食芡梨
- 天街已覺清無暑,時有飛螢點綴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秋日納涼
- 滿目湖山何處勝,蓬萊高閣正清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升之·送程給事知越州
- 風月莫辜三十詠,星霜行閱八千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壽洋川李守昌諤二首
- 笠澤有家歸未得,斷腸蘆葉荻先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趙觀察作齋名煙艇孫耘老作唐律相邀同賦乃次
- 從茲一去間何闊,倒指殆欲忘春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徐敬甫出示所居之別南巖圖并壙公題詠欲予同
- 卻恨嬋娟成兩處,清尊無分共中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子京以長篇告別值予欲出一絕謝之
- 青楓蛾子摧桑月,綠轢鸝鹒報麥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希聲·春日田園雜興五首
- 寄語后來無泯沒,共保佳致傳千秋。 -- 出自宋·陳峴·楚南偉觀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