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4個(gè)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晨炊一箸紅銀粒,憶著長安索米秋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嘉運(yùn)
- 數(shù)鐘龜鶴千年算,律正乾坤八月秋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府主仆射王摶生日昭宗光化三年已未八月獻(xiàn)
- 玉爍火光爭肯變,草芳崎岸不曾秋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潤屋
- 燕國飛霜將破夏,漢宮紈扇豈禁秋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恨
- 自憐三十未西游,傍水尋山過卻秋。 -- 出自唐·崔道融·秋夕
- 露寒紫藟結(jié)新愁,城角泣斷關(guān)河秋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游洞庭湖
- 蟋蟀燈前話舊游,師經(jīng)幾夏我經(jīng)秋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智新上人話舊
- 瘦纏金鎖惹朱樓,一別巫山樹幾秋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病猿
- 歸思若隨文字在,路傍空為感千秋。 -- 出自唐·李縞·和三鄉(xiāng)詩
- 佳人挾瑟漳河曉,壯士悲歌易水秋。 -- 出自唐·胡宿·古別
- 堪珍仲寶窮幽筆,留得荊湘一片秋。 -- 出自唐·韋遵·題施畫竹圖
- 空庭引鶴閑臨水,遠(yuǎn)樹驚蟬又報(bào)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侍郎見貽佳什愈見高懷因次來章輒歌盛美
- 羃羃濃云勢未收,森森涼氣忽如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對雨閑吟呈吏部侍郎
- 園林蕭灑聞來久,欲訪因循二十秋。 -- 出自宋·孟賓于·題顏氏亭宇
- 園林蕭爽聞來久,欲訪在循二十秋。 -- 出自宋·孟賓于·贈(zèng)顏詡
- 紅躑躅繁金殿暖,碧芙蓉笑水宮秋。 -- 出自唐·廖凝·句
- 云開碧落星河近,月出滄溟世界秋。 -- 出自·李中·宿廬山白云峰重道者院
- 檻底江流偏稱月,檐前山朵最宜秋。 -- 出自·李中·思九江舊居三首
- 青云展志知何日,皓月牽吟又入秋。 -- 出自·李中·海城秋日書懷寄朐山孫明府
- 峰頭鶴去三清遠(yuǎn),壇畔月明千古秋。 -- 出自·李中·再游洞神宮懷邵羽人有感
- 寒翠入檐嵐岫曉,冷聲縈枕野泉秋。 -- 出自·李中·思湓渚舊居
- 功名未立誠非晚,骨肉分飛又入秋。 -- 出自·李中·秋夕書懷
- 鸂鶒雙飛下碧流,蓼花蘋穗正含秋。 -- 出自·李中·溪邊吟
- 野寺宿時(shí)魂夢冷,海門吟處水云秋。 -- 出自·李中·送致仕沈彬郎中游茅山
- 好去蒹葭深處宿,月明應(yīng)認(rèn)舊江秋。 -- 出自·李中·放鷺鷥
- 玄宮寄宿月華冷,羽客伴吟松韻秋。 -- 出自·李中·贈(zèng)蒯亮處士
- 千里夢魂迷舊業(yè),一城砧杵搗殘秋。 -- 出自·李中·海城秋夕寄懷舍弟
- 雞鳴候旦寧辭晦,松節(jié)凌霜幾換秋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張先輩見寄二首
- 難鳴候旦寧辭晦,松節(jié)凌霜幾換秋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張先輩見寄二首
- 喜氣蘢蔥甘露晚,水煙波淡海門秋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使浙西先寄獻(xiàn)燕王侍中
- 勞寄新詩平宿憾,此生心氣貫清秋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陳覺放還至泰州,以詩見寄,作此答之
- 勞寄新詩平宿憾,此生心氣貫清秋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陳覺放還至泰州惟詩風(fēng)寄作此答之
- 清漳幽咽長流恨,銅雀荒涼幾換秋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鄴都行在刁和秘書見寄
- 案牘乍拋公署晚,林泉已近暑天秋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歐陽太監(jiān)游廬山
- 案牘乍拋公署晚,林泉已近暑天秋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歐陽大監(jiān)游廬山
- 喚回晝夢和宮漏,引起微冰助麥秋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奉和御制聞早蟬
- 紅躑躅繁金殿暖,碧芙蓉笑水宮秋。 -- 出自宋·廖融·退宮妓
- 重陽不忍上高樓,寒菊年年照暮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重陽感懷
- 是葉葳蕤霜照夜,此花爛熳火燒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木芙蓉
- 重陽不忍上高樓,寒菊年年照暮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重陽感懷二首
- 獨(dú)夜聽鴻深浦宿,壞篷連雨一燈秋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秋夜舟中作
- 平沙露白聊宜鶴,孤島分青獨(dú)映秋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秋日江亭
- 乍逢風(fēng)月羞為客,及到溪山識盡秋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秋晚舟泊桐江
- 誰會(huì)酒醒傾耳聽,近來沙塞不吹秋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聞曉角
- 荒郊古陌時(shí)時(shí)斷,野水浮云處處秋。 -- 出自唐·朱晦·秋日送別
- (見《酉陽雜俎》)冥云生易滿,秋草長難高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(lián)句
- 月色為憐今夜客,砧聲那似去年秋。 -- 出自唐·護(hù)國·別盛安
- 對月與君相送夜,聞蛩教我獨(dú)驚秋。 -- 出自唐·棲白·贈(zèng)識古法師
- 清同野客敲越甌,丁當(dāng)急響涵清秋。 -- 出自唐·僧鸞·贈(zèng)李粲秀才(字輝用)
- 獨(dú)猿叫斷青天月,千古冥冥潭樹秋。 -- 出自唐·神穎·宿嚴(yán)陵釣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