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不須樂府說無愁,不用尊前著杜秋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次韻秋日五首
- 鄭虔祁岳今誰是,為掃陰沈萬壑秋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歸括蒼和楊嗣之吏部煙雨樓韻四首
- 雨晹時若賴君侯,萬室歡呼慶有秋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虞察院生日
- 橙黃橘綠風光好,并看西湖十里秋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虞察院生日
- 安得此花長不老,盡回四序作清秋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次韻巖桂
- 槐林雙闕恩方渙,禾黍三登歲有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擬和御制郊祀詩
- 禮洽漢山呼萬歲,事殊唐鑒獻千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擬和御制郊祀詩
- 蓮社不知三伏熱,竹林獨占一庭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贈思溪覺悟寺凈因師
- 雙鳧蕩漾小池幽,荷葉田田兩見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池中雙鴨甚馴籠贈古靈陳仲
- 跪得雙魚開尺素,別來一日抵三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得家書
- 斷崖流水韻清古,冷雨凄風聲凜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次韻林子長巖桂
- 紫府丹臺疑有路,碧巖紅樹飽經(jīng)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游石門洞
- 同來我復似鄒游,新詠君應勝杜秋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伯封同游霅上事畢遽索別次韻
- 諸子侍行歡盡日,一翁獨坐淡於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夫人攜家泛湖
- 三版放開千丈雪,一匳清徹四山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錦鏡
- 一番凍雨洗郊丘,冷逼征衫四月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水漲乘小舟
- 鐘離雖嘗作楚縣,子男之國書春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姜子謙寄鐘離
- 瀟湘見說青如染,道林岳麓橫清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題董亨道八景圖
- 紅日一門千嶂曉,翠峰雙聳半空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入雁山過雙峰
- 深羨松筠無改葉,自言蒲柳已先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謝剡中沈元龍惠詩
- 行人自厭沖泥苦,野老方當?shù)靡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繡川道中
- 暮靄橫空黯未收,晚來涼動滿懷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煙雨樓夜坐
- 四明聳秀一溪流,曾記經(jīng)行十里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秋日懷國仲觀
- 倦游俞老又中州,霜兔抽豪飽盛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試俞珣長頭筆
- 黃云萬頃一時收,喜見高空風露秋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韻五詩·諭悲秋者
- 隔簾見竹早清幽,卷起疏簾滿眼秋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捲簾
- 百歲光陰草頭露,一年好景菊花秋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于尉惠詩有流落之嘆次韻招飲
- 相呼相喚稻粱熟,年去年來蘆葦秋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暮秋聞雁
- 將軍擊檝誓中流,英風凜凜氣橫秋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秦侯不調累年識者嘆息茲以規(guī)恢秘略親簡上知
- 避暑深宮消永晝,函風廣殿起涼秋。 -- 出自宋·崔敦詩·游熙六年端午帖子詞·皇帝合六首
- 昨夜月明仙子過,玉笙吹徹萬山秋。 -- 出自宋·趙汝愚·題竹贈衛(wèi)清叔之潭州
- 君攜嘉客江亭醉,我泛扁舟楚澤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中秋下浣次計幕諸公佳什之韻
- 飛觴莫問重城晚,攬鏡須驚兩鬢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中秋下浣次計幕諸公佳什之韻
- 一尊欲訪東坡隱,兩鬢難禁宋玉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和莫謙父韻
- 好向新亭按宮徵,凌波聲動一簾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題長沙倅廳磬沼
- 籃輿破曉雨初收,天氣正和麥正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游梅仙壇口占
- 擾擾紅塵竟何事,此身宜老白云秋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游梅仙壇口占
- 沈水熨香年似日,薄云垂帳夏如秋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望江南/憶江南
- 異鄉(xiāng)王粲懶登樓,腸斷淮山落木秋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俯江樓
- 安眠一枕西窗曉,飽飯十分南畝秋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七月十四日夜大雨徹曉方止田家云早晚禾自此
- 午枕忽驚毛骨冷,覺來風雨一山秋。 -- 出自宋·徐似道·宿云巖二首
- 那更千里江城,政成人化,比春生秋殺。 -- 出自宋·黃人杰·念奴嬌·菊黃萸紫
- 垂虹亭上少遲留,臥看冰輪萬里秋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送葛謙問
- 堂堂人物傾曹劉,冰壺玉尺懸清秋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送張安國舍人
- 我來戲作南海游,兩驚落葉鳴新秋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和楊廷秀游蒲澗之什
- 玉女峰臨二曲流,刳心學道幾春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光祖·和朱元晦九曲櫂歌
- 徐郎示我郊行作,亟起諷之天定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秉文初九日過先壟
- 望窮云谷云深處,共約驂羸向晚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斯遠見過三首
- 卷藏政爾待時雨,及此發(fā)舒天已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題芭蕉
- 報爾田家但勤力,今年定有十分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喜雨投詹信州口號六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