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愿言且珍藏,聊慰千日思,青青隕秋黃,勿同楊柳絲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昔人貴松柏
- 平生志趣漫無求,蠖屈鄉關七十秋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致政宣義王公挽歌辭
- 楓嶺搖丹,梧階飄冷,一天風露驚秋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滿庭芳·楓嶺搖丹
- 遐陬赤子困侵牟,跳弄潢池今幾秋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廣東憲十絕
- 溪山態足身無事,天地功深歲有秋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秋夜獨酌
- 傷心廢宅松榆老,滿目寒塘菡萏秋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題鳳凰寺
- 懷哉古道久寂寞,鳳鳥不至三千秋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承德功仙尉出示直翁感興之作輒次其韻
- 未合滄溟勢不休,噴云嚙石幾經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寄題觀瀾亭二首
- 岫窗故隱今何在,草棘連云淮楚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施子韻
- 樓船半渡旌旗曉,胡馬欲來江漢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和士特南浦詩
- 西風滿院催搖落,已覺梧桐不耐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雨歇
- 盤石輪囷隱澗幽,煙籠月照幾經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石磨
- 恰到楊村舊馬頭,北風吹雨便成秋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紅船載酒環歌女,搖蕩百花潭水秋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百花潭
- 風吹野甸稻花晚,雨暗山城楓葉秋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戲馬臺
- 曉鞭驛馬入東州,瘦骨稜嶒怯素秋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東平官舍
- 煙籠古木猿啼夜,月印平沙雁叫秋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易水
- 殘虹收盡過雨,晚來頻斷續,都是秋意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齊天樂·綠槐千樹西窗悄
- 空令五湖夜月,也羞照、三十六宮秋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青房并蒂蓮
- 遠水西來抱鹿頭,山前草木帶霜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興八首追和杜老
- 望窮落鶩千山晚,夢斷驚飚萬壑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日書懷
- 敢倩雙魚傳尺素,要知一日似三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寄孫次聊
- 千里交游思命駕,一龕燈火喜逢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麗澤堂
- 風雨蕭蕭暮不休,頓添寒色送窮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竇又勇秋日見訪阻雨見贈
- 干戈在眼心還折,勛業何時鬢早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州得旨移粟宣城舟中和何希淵韻
- 白沙翠竹千山晚,朱實黃花萬里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江致遠歸建昌
- 焦尾冷含三尺水,悲風彈破一庭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夜聽劉昭遠彈琴
- 曾望碧云頻送目,又驚紅葉再敲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房陵秋日
- 金勒去遙芳草歇,玉簫吹罷紫蘭秋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浣溪沙
- 舂容大篇忽旁及,氣象楚澤涵新秋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仲彌性所知陳丈大卿韻
- 云山渾如舊過眼,歲月不覺春已秋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賦漳南李幾仲安齋詩
- 吾閩日前豈不樂,禾稻未穫先麥秋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贈慶紹上人
- 橙香小院,桂冷閑庭,西風雁影涵秋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聲聲慢·橙香小院
- 堤楊脆盡黃金線,城里人家未覺秋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西塍秋日即事
- 么鳳不傳蓬島信,杜鵑空辦鶴林秋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浣溪沙
- 天意若教花似雪,客情寧恨鬢如秋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浣溪沙
- 對酒情懷疑是夢,憶花天氣黯如秋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浣溪沙
- 一點離情深似海,萬重凄恨黯如秋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浣溪沙
- 古道陰陰槐樹老,歸鴻杳杳荻花秋。 -- 出自宋·劉著·次韻王子慎玉田道中一首兼呈韓公美閣老
- 離汗漫飄蓬九有,向壺山小隱三秋。 -- 出自元·阿魯威·雙調 山鬼
- 信甲子題詩五柳,算庚寅合賦三秋。 -- 出自元·阿魯威·雙調 山鬼
- 雕影遠盤青海月,雁聲斜送黑山秋。 -- 出自元·陳孚·開平即事二首
- 跳梁河隴翻九土,驚呼夜半呼延秋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花門引
- 烏衣故國江山在,銅柱荒臺草木秋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用顧松江韻復理貳守并柬雪坡刺史
- 夏駕湖頭朱雀舟,湖光山色不勝秋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吳詠十章用韻復正宗架閣
- 湖上風煙留晚照,山中草木帶邊秋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主之約詩,用宇文韻
- 跳河蹙隴翻九土,驚烏夜半呼延秋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花門外
- 阿母西來騎白鳳,蛾眉相見不勝秋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游仙二十首
- 極目心情獨倚樓,荻花楓葉滿江秋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多景樓
- 鐵馬屯云江渚曉,樓船泛月海天秋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上左丞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