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十分人鲊甕頭月,一片水晶宮裹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中秋秭婦岸下
- 西風一笑話綢繆,白露橫江滴滴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中秋楚東對月次曹提管韻
- 見說春來寒更甚,補窗塞戶勝防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劉后溪和雁湖即事詩十絕見示次韻
- 桔柏津頭訪昔游,夕陽衰草幾番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劉后溪和雁湖即事詩十絕見示次韻
- 無端醉語落塵土,一過人間四十秋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讀宿州天慶觀門扉仙篆有感
- 江上行人空自愁,壯年雙鬢已驚秋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方山渡口占
- 盡日清虛全卻暑,一川搖落似輕秋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吳省副北軒湖山之什
- 設館高牙延永晝,獵場飛騎入清秋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子真給事出守常山
- 獨客飄然物外游,江南江北總宜秋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秋日
- 盡將家具載輕舟,來往長江春復秋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船戶
- 鴉落野田長趁晚,雁沉煙渚最宜秋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多景樓
- 老來渾不愛春游,來對蘭亭爛熳秋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蘭亭
- 碧云漏日村村雨,紅樹吟風葉葉秋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潛夫約中途遣詩相送至江山無耗寄詩督之
- 縱目四山宜永日,開襟五月似高秋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登新城縣樓贈蔡明府
- 不覺年華似箭流,朝看春色暮逢秋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感時三首
- 裂地鼓鼙軍□急,連天烽火陣云秋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東陽罹亂后懷王慥使君五首
- 鼓角揭天嘉氣冷,風濤動地海山秋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獻錢尚父
- 一夜清風動扇愁,背時容色入新秋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新秋
- 年逾弱冠即為老,節過清明卻似秋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惜春
- 不得回眸辭傅粉,便須含淚對殘秋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代小玉家為蕃騎所虜后寄故集賢裴公相國
- 阮咸別曲四座愁,賴是春風不是秋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康造錄事宅送太祝侄之虔吉訪兄弟
- 廷評年少法家流,心似澄江月正秋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贈和評事判官
- 龍髯鳳尾亂颼颼,帶霧停風一畝秋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移松竹
- 情來對鏡懶梳頭,暮雨蕭蕭庭樹秋。 -- 出自唐·李冶·得閻伯鈞書
- 西岳高僧名貫休,孤情峭拔凌清秋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貫休應夢羅漢畫歌(一作禪月大師歌)
- 君前愿報新顏色,團扇須防白露秋。 -- 出自唐·錢珝·春恨三首
- 隔窗螢影滅復流,北風微雨虛堂秋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客堂秋夕
- 九月湘江水漫流,沙邊唯覽月華秋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宿湘江
- 洛陽岐路信悠悠,無事辭家兩度秋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秋日感懷
- 怪來頻起詠刀頭,楓葉枝邊一夕秋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送裴秀才歸淮南
- 燕國習霜將破夏,漢宮紈扇豈禁秋。 -- 出自唐·徐寅·恨
- 羽翼光明欺積雪,風神灑落占高秋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鶴
- 船中聞雁洞庭宿,床下有蛩長信秋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燈
- 蓑披殘雪湘江晚,鉤拂紅塵渭水秋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漁父
- 神女歡娛一夕休,月娥孀獨已千秋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戊申年七夕五絕
- 云峰斗斂火西流,桃簟微涼忽報秋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昭侯立秋見寄
- 漢皇前席期清夜,楚客歸帆指素秋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王殿丞舉通判桂州
- 祖帳特令開上苑,歸帆那肯待高秋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奉和知府溫尚書送致政朱侍郎十六韻
- 黃金刻印大如斗,白簡飛霜凜若秋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殿院卞侍郎赴淮南轉運
- 蟬吟高柳隋堤暮,水漲平湖楚澤秋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閤門錢舍人知全州
- 承露玉漿仙掌曙,亞霜金顆洞庭秋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慎大詹以吳柑見貺
- 朝回門閉人疑病,雨過涼生景似秋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王寺丞借西第避暑因有寄贈
- 春渚歸艎不暫留,青絲如葆恐逢秋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許洞歸吳中
- 朱火熒熒向夕流,林間一葉忽驚秋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衢州席刑部早秋
- 僵桃蟲自蠹,怪石蘚交侵,此夜悲秋客,煙蛩亦伴吟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秋夕池上
- 一見黃花只自羞,蕭然短發不禁秋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九日
- 日日北風吹上水,年年客思攪新秋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離真州
- 簫韶不返九疑愁,雙鳳追思楚水秋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黃陵題詠
- 乘興俄成石鼓游,可堪搖落楚江秋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同劉貢甫學士登石鼓合江亭一首
- 正苕川半夜,月寒似水,蘋洲一路,秋老多風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·落日都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