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自古放臣多感慨,吾評哀郢勝悲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林肅翁有所思韻
- 少小逢場老罷休,衰殘更閱幾春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甲寅元月二首
- 到得羅浮君不見,后期又是八千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羅浮寄公儲子洪二兄四首
- 彼哉金谷飲長夜,去矣玉關防盛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陳戶曹之官襄陽二首
- 圣君羔雁遠相求,去去榆關迫盛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方蒙中赴辟二首
- 射虎山中如昨日,騎鯨海上忽千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方孚若寺丞二首
- 兀坐蓬窗無意緒,凍蛩唧唧更鳴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三和友人有所思韻
- 新義書之于簡策,微辭知我者春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天臺楊景清以所進春秋發微示余輒題小詩其后
- 稍喜對床聽夜雨,永懷扇枕作涼秋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憂字韻
- 儋耳重陽菊滿頭,恰如佳月即中秋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九日二首
- 一夜好風潮信早,滿船明月荻花秋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舟中
- 向使經營無陸子,殘僧古寺不宜秋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題陸務觀草堂
- 生輿響肩艫啞哎,芙蕖城曉六月秋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張子公招飯靈感院
- 云物凄清拂曙流,漢家宮闕動高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長安秋望
- 江連故國無窮恨,日帶殘云一片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自遣
- 坐見一方金變化,獨吟紅藥對殘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敘事獻同州侍御三首
- 經啟樓臺千葉曙,錫含風雨一枝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送僧歸廬山
- 晚樹蕭蕭促織愁,風簾似水滿床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發新安后途中寄盧中丞二首
- 詩情似到山家夜,樹色輕含御水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宿何書記先輩延福新居
- 霜蹄曉駐秦云斷,野旆晴翻郢樹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送令狐郎中赴郢州
- 三佐戎旃換朱紱,一辭蘭省見清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寄淮南幕中劉員外
- 雙影旆搖山雨霽,一聲歌動寺云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九日陪越州元相燕龜山寺
- 冷日微煙渭水愁,華清宮樹不勝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冷日過驪山 [一作孟遲詩]
- 煙樹重重水亂流,馬嘶殘雨晚程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茅山道中
- 兩京塵路一雙鬢,不見玉泉千萬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過噴玉泉
- 溪樹重重水亂流,馬嘶殘雨晚程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茅山道中
- 馬嘶紅葉蕭蕭晚,日照長江滟滟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獻淮南李仆射
- 照影池邊多少愁,往來重見此塘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南池
- 仆射陂前是傳郵,去程雕鶚弄高秋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秋日圃田送人隨計
- 一出光陰銷遠郡,兩形篇什詠清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山城秋日野望感事書懷詩五章呈吳龍圖
- 三年笑別浙江遠,萬里吟歸岷嶺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堅甫同年
- 有人把酒思高節,何處揮毫詠素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吳龍圖韻五首·有懷致政景仁侍郎
- 幸逢九日稱佳節,宜對三嵎賞素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賀陳基載重陽日
- 峨峨守居城上樓,最宜登覽群物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彥思有北樓見寄之作依韻和答
- 下有根如拳,赤白相雄雌,斸之高秋后,氣味乃不虧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何首烏丸與友人
- 萬葉驚風盡卷收,獨余紅樹擬禁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紅樹
- 生平曾不事悠悠,倏忽年華五十秋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五十
- 月明忽憶湘川夜,猿叫還思鄂渚秋。 -- 出自唐·嚴武·題巴州光福寺楠木
- 攜此鼠目而麞頭,歸來高閣包春秋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聶粹寫真求贊
- 欲挽長條贈君別,金城柳落空悲秋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葛謙問運干
- 近詩通譜江西社,新釀才先天下秋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胡季懷有詩約群從為秋泉之集輒以山果助筵戲
- 誰料五更南柵路,卻成邂逅好中秋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乙卯中秋初夜見月欲登樓而陰五鼓如永和鎮省
- 爭奈天公無面目,滿林黃葉一番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謹和老人初冬寓筆十絕
- 只將翹足垂蓮勢,靜對書窗課弈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又和
- 天公解管人間事,甲子占晴穩有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同孫子直和李參政東園韻十絕
- 倚門白發遲歸信,不為莼絲爛漫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虞憲日近即事五絕
- 颯颯雨華隨后乘,安排麥隴十分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勸農呈丘帥
- 百尋浮玉三更月,萬里長江一色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商總郎三首
- 東家夫子共此約,一醉斷送黃花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和子有雨有述懷
- 爛漫蒼苔心事晚,婆娑紅槿鬢華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謹和老人瘳字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