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何限歸心倚前閤,綠蒲紅蓼練塘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鷺鷥
- 一尊酒盡青山暮,千里書回碧樹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京口閑居寄京洛友人
- 煙開翠扇清風曉,水泥紅衣白露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秋晚云陽驛西亭蓮池
- 劉伶臺下稻花晚,韓信廟前楓葉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淮陰阻風寄呈楚州韋中丞
- 柳營書號海山暝,菌閣賦詩江樹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早秋寄劉尚書
- 青桂一枝年少事,莫因鱸鲙涉窮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別張秀才
- 亭臺陰合樹初晝,弦管韻高山欲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樓宴二首
- 數程山路長侵夜,千里家書動隔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東游留別李叢秀才
- 青漢夢歸雙闕曙,白云吟過五湖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聞韶州李相公移拜郴州因寄
- 前山月落杉松晚,深夜風清枕簟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竹林寺別友人
- 井轉轆轤千樹曉,鎖開閶闔萬山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秋日早朝
- 一樽酒盡青山暮,千里書回碧樹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元晝上人歸蘇州兼寄張厚二首
- 縱橫聯句長侵曉,次第看花直到秋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送人過衛州
- 孤猿學定前山夕,遠雁傷離幾地秋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送定法師歸蜀,法師即紅樓院供奉廣宣上人兄
- 梁王舊客皆能賦,今日因何獨怨秋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秋日登亭贈薛侍御
- 知君萬里朝天去,為說征南已五秋。 -- 出自唐·高駢·安南送曹別敕歸朝
- 腰懸錦帶佩吳鉤,走馬曾防玉塞秋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邊思
- 韓公三城斷胡路,漢甲百萬屯邊秋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從軍夜次六胡北飲馬磨劍石為祝殤辭
- 青楓江畔白蘋洲,楚客傷離不待秋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柳楊送客
- 更聞橫笛關山遠,白草胡沙西塞秋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夜宴觀石將軍舞
- 一夜江潭風雨后,九華晴望倚天秋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九華樓晴望
- 并聞寒雨多因夜,不得鄉書又到秋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途中感懷寄青城李明府
- 流聒聒兮湍與瀨,草青青兮春更秋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雜言月洲歌送趙冽還襄陽
- 浦外野風初入戶,窗中海月早知秋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宿淮陰南樓酬常伯能
- 千里相思如可見,淮南木落早驚秋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崔使君赴壽州(一作劉長卿詩)
- 蠻歌豆蔻北人愁,松雨蒲風野艇秋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浪淘沙二首(一作皇甫松詩)
- 讓當游藝依仁日,便到攀轅臥轍秋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越王樓送高梓州入朝
- 醉后獨知殷甲子,病來猶作晉春秋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韋壽博書齋
- 光陰自旦還將暮,草木從春又到秋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悼古
- 若見儒公憑寄語,數莖霜鬢已驚秋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送慶上人歸湖州因寄道儒座主
- 單床冷席他鄉夢,紫樧黃花故國秋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九日雨中言懷
- 陰埋野色萬條思,翠束寒聲千里秋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隋堤
- 誰識古宮堪恨處,井桐吟雨不勝秋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陳宮
- 秦女樹前花正發,北風吹落滿城秋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聞金吾妓唱梁州
- 清溪流過碧山頭,空水澄鮮一色秋。 -- 出自宋·程顥·秋月
- 南去北來休便休,白蘋吹盡楚江秋。 -- 出自宋·程顥·題淮南寺
- 其辭浩大無崖岸,有似碧海吞浸秋晴空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還東野詩
- 好將弓劍隨軍去,況是英雄得志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聞邕盜
- 春花夏蔭已有愛,況使風雪回冬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題宣州太平縣眾樂亭為孫莘老作
- 了無徐生齊氣累,正值甯子商歌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元方用韻見寄次韻奉謝兼呈元東二首
- 王湛時須看周易,虞卿未敢著春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元方用韻見寄次韻奉謝兼呈元東二首
- 籬底菊花唯解笑,鏡中頭發不禁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重陽
- 雨師風伯不吾謀,漠漠窮陰斷送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連雨不能出有懷同年陳國佐
- 博山云氣終日留,竹君蕭蕭不負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方城陪諸兄坐心遠亭
- 陶潛迷路已良遠,張翰思歸那待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若拙弟說汝州可居已卜約一丘用韻寄元東
- 重吟玉樹懷崔子,欲唱金衣無杜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西郊春事漸入老境元方欲出游以無馬未果今日
- 擬學耕田給公上,要為同社燕春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元方用韻寄若拙弟邀同賦元方將托若拙覓顏淵
- 云氣初看龍起湫,雨聲旋聽樹驚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某以雨有嘉應遂占有秋輒採用家弟韻賦二絕句
- 令之敢恨松桂冷,君叔但傷蒲柳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答元方述懷作
- 燈里偶然同一笑,書來已似隔三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韻謝表兄張元東見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