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我今頜底髭半白,背世□□學春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何君庸上贛石
- 曲閣深房古屋頭,病僧枯幾過春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槐安閣
- 一年兩度錦城游,前值東風后值秋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綿谷回寄蔡氏昆仲
- 駑駘路結前程恨,蟋蟀床生半夜秋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感懷
- 征鴻過盡邊云闊,戰馬閑來塞草秋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夏州胡常侍
- 官秩已叨吳品職,姓名兼顯魯春秋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二首
- 須知謝奕依前醉,閑阻清談又一秋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秋日有寄姑蘇曹使君
- 長短此行須入手,更饒君占一年秋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寄喬逸人
- 貴盛上持龍節鉞,延長應續鶴春秋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錢尚父生日
- 都緣未負江山興,開濟生靈校一秋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上鄂州韋尚書
- 煙中樹老重江晚,鐸外風輕四境秋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登瓦棺寺閣
- 霸主卷衣才二世,老僧傳錫已千秋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秦望山僧院
- 尚書磧冷鴻聲晚,仆射陂寒樹影秋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鄭州嚴員外
- 月明更想曾行處,吹笛橋邊木葉秋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憶夏口
- 榮持健筆金黃貴,恨咽離筵管吹秋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和淮南李司空同轉運員外(一作同轉運盧員外
- 一年兩度錦江游,前值東風后值秋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魏城逢故人(一題作綿谷回寄蔡氏昆仲)
- 罷閱梵書勞一弄,散隨金磬泥清秋。 -- 出自唐·薛濤·聽僧吹蘆管
- 罷閱梵書聊一弄,散隨金磬泥清秋。 -- 出自唐·薛濤·聽僧吹蘆管
- 時向林間數新竹,籜龍騰上欲迎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喜雨
- 近通沂泗麻鹽熟,遠控江淮粳稻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 梁山泊〈次
- 菖歜還羞十二節,椿年自占八千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學士院端午帖子二
- 清談已覺忘朱夏,濁酒先防虐素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再次前韻四首
- 湖風送客那論驛,岳寺留人暗度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道士楊見素南游
- 光陰未用相敦迫,領取衰翁兩鬢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益昌除夕感懷
- 年來霜雪上人頭,俄爾相將七十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七十吟
- 蕭蕭黃葉下城頭,頓作野田風日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鞏游北禪
- 舊書半卷都如夢,清簟橫眠似欲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李邦直見邀終日對臥南城亭上二首
- 鶯圍橙徑,鱸躍莼波,重來雨過中秋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聲聲慢·鶯圍橙徑
- 正岸柳、衰不堪攀,忍持贈故人,送秋行色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解連環·思和云結
- 年年古苑西風到,雁怨啼、綠水葓秋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高陽臺 過種山
- 借問乾封何所樂,人皆壽命得千秋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登封大酺歌四首
- 茨山有薇兮潁水有漪,夷為柏兮秋有實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釋疾文三歌
- 雪浪舞從三峽下,乍逢迎、海若談秋水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賀新郎·百尺連云起
- 夜浮星子邀明月,雨對廬君說好秋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寄復齋陳寺丞二首
- 把酒冰壺接勝游,今年喜不負中秋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中秋李漕冰壺燕集
- 風雨不妨雞戒曉,江湖又見雁橫秋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李友山諸丈甚喜得朋留連日久月洲乃友山道號
- 倚遍南樓更鶴樓,小亭瀟灑最宜秋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鄂渚煙波亭
- 湘江一點不容俗,岳麓四時皆是秋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長沙呈趙東巖運使并簡幕中楊唯叔通判諸丈
- 黃華可忍拋三徑,白發猶堪柰幾秋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九日櫧洲舟中
- 開窗修竹無由俗,繞屋青山總是秋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無為山中鄭老家
- 楊柳蕭疏多困雨,芰荷憔悴早驚秋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豫章東湖宋謙甫黃存之酌別
- 鐵硯磨穿燈火夜,貂裘敝盡風霜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秋夜偶成 其六
- 入門便覺氣侯別,歷耳似知天地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聽秋軒
- 來客不辭三徑雨,乘涼常得四時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竹西軒
- 殷家大樓滄海頭,留我十日風雨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秋山圖
- 隔江青山青欲流,江云洗盡江風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江山漁隱圖
- 湖山遠映蒼翠稠,五月六月涼如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魏仲遠筠深軒
- 天風五月能生雪,野氣四時渾似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僧游五臺
- 猿鶴驚心悲皓月,魚龍得意舞高秋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詠史
- 擬策孤筇避冶游,上方一塔俯清秋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