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潦退蛟螭不可逃,溪潭清澈見秋毫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初冬道中
- 須信松筠凌雪茂,肯為蒲柳望秋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始平公長句寄漢州何學士
- 相印東臨汶水陽,兩看春葉與秋霜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奉和始平公憶東平
- 心目悠悠農去鴻,別來容易四秋風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又寄
- 但怪鱸鄉一旦成,分卻松江半秋色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句
- 潘岳宴林逢令節,沈郎行藥正秋風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王比部供奉采藥扶侍太夫人歸粵比部故侍御
- 詠逐蟾流開夕帳,坐分蟲語暗秋燈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前廣昌令胡君仲合白塔小飲
- 有彈弦吹竹,年年高會,增壯中秋氣象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瑞鶴仙·四山秋氣爽
- 荷葉荷花何處好,大明湖上新秋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臨江仙 李輔之在齊州,予客濟源,輔之有和
- 郁郁秋梧動晚煙,一夜風露覺秋偏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外家南寺
- 已為操琴感衰涕,更須同輦夢秋衾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洛陽
- 待射虎南山,短衣匹馬,騰踏清秋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木蘭花慢 孟津官舍,寄欽若欽用昆仲泣長安
- 江妃不惜水芝香,狼籍秋風與秋露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泛舟大明湖
- 千年虎豹守天門,一日牛羊臥秋草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天門引
- 寒衣昨夜洛陽來,腸斷空閨搗秋月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望歸吟
- 西鄰有女真仙子,一寸橫波剪秋水,妝成只對鏡中春,年幼不知門外事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秦婦吟
- 紫陌亂嘶紅叱撥,綠楊高映畫秋千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長安清明
- 茫茫四海本無家,一片愁云飏秋碧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
- 好是隔簾花樹動,女郎撩亂送秋千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
- 止竟霸圖何物在,石麟無主臥秋風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上元縣(浙西作)
- 聞其曲聲見其語,萬斛愁腸如秋江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琵琶行
- 又似寒蟬吸曉風,又如老蚌含秋月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快活歌二首
- 數行縱橫灑天面,一聲嘹唳悲秋客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冥鴻辭
- 青士庭前銷晝暑,蒼官枕上送秋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首夏三首
- 茉莉避席方夏闌,芙蓉彈冠已秋晚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諸葛繡香園
- 有時花落鳥啼處,正是千林俵秋雨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畫中眾仙歌
- 夾道新松招夜月,滿林幽竹喚秋風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天谷菴
- 稻熟酒新鵝鴨夫,村歌社舞賀秋成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農歌
- 夜來月影滿空山,石鐘一響生秋寒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燕巖行
- 我欲致之篋笥間,滿笥爽氣生秋寒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郭承務蘆雁
- 把笛倚僂人不寢,此心直擬數秋毫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中秋月二首
- 天雞一聲??诩t,滿頭白發吹秋風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靜夜思
- 近者分明辨羽毛,遠者縹緲瞻秋毫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為丘彥良題牧谿〗和尚千雁圖
- 嗟子衰朽雜病攻,盈顛素發吹秋蓬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道士周玄初鶴林行
- 蘭根壓霜芽不茁,春風泠泠逐秋月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節婦吟
- 風鬃欲拂九霄霧,隅目似掛高秋蟾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錢舜舉馬圖
- 長夏未應炎暑過,薄寒恰似晚秋時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夏日雜興(四首)
- 槐葉陰陰覆短墻,微風細雨麥秋涼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絕句(三首)
- 蓬鬢一時成白雪,老來禁得幾秋宵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秋日即事(八首)
- 綠水青山渾似畫,只添了、幾行秋戍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許月度新自金陵歸,以青溪集示我,感賦
- 玳瑁窗虛延冷月,芭蕉葉卷抱秋花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何處
- 鬢下初驚白發時,更逢離別助秋悲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再巡道永留別
- 四郭青山處處同,客懷無計答秋風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題友人山居
- 百戰金瘡體沙磧,鄉心一片懸秋碧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關山月
- 蜺旌失手遠于天,三島空云對秋月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謫仙詞
- 蛇蝎愁聞骨髓寒,江山恨老眠秋霧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小笛弄(一作小弄蓮)
- 已判猿催鬢先白,幾重灘瀨在秋天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上建溪
- 忽地晴天作雨天,全無暑氣似秋間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春日登樓遇雨
- 偏坐漁舟出葦林,葦花零落向秋深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贈彭蠡釣者
- 一路斜分古驛前,陰風切切晦秋煙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宮人斜絕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