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匹馬計程愁日盡,一蟬何事引秋來? -- 出自唐·杜牧·寄湘中友人
- 疑有女蛾西望處,上陽煙樹正秋風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洛陽
- 初語燕雛知社日,習飛鷹隼識秋風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江樓晚望
- 晴江滟滟含淺沙,高低繞郭滯秋花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登九峰樓
- 鶩落霜洲,雁橫煙渚,分明畫出秋色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傾杯·鶩落霜洲
- 騖落霜洲,雁橫煙渚,分明畫出秋色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傾杯·騖落霜洲
- 是處麗質(zhì)盈盈,巧笑嬉嬉,手簇秋千架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拋球樂·曉來天氣濃淡
- 鼓完瑤瑟人不聞,太平成象盈秋門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湘靈歌
- 最是令人愁不解,四檐疏雨送秋聲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惜花四律--步湘州藏春園主人韻
- 請君待旦事長鞭,他日還轅及秋律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送沈亞之歌并序
- 骨重神寒天廟器,一雙瞳人剪秋水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唐兒歌〈杜豳公之子〉
- 曲水漂香去不歸,梨花落盡成秋苑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三月
- 夜聞馬嘶曉無跡,蛾眉蕭颯如秋霜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虞美人·虞美人
- 圣人道大能亦博,學者所得皆秋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孔子
- 缺月昏昏漏未央,一燈明來照秋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葛溪驛
- 白發(fā)無聊病更侵,移床臥竹向秋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試院中
- 懷抱難開醉易醒,曉歌悲壯動秋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偶成二首
- 不欲與君為遠別,沙臺吹帽約秋風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吳沖卿二首
- 空堂無塵小雨定,濃綠翳水浮秋曦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劉貢甫燕集之作
- 吏休歸舍獄訟少,墟落飲酒欲秋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題眾樂亭
- 賴有史君能好士,方看一鶚在秋天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潘景純
- 只恐終隨嶧碑盡,西風吹燒滿秋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中茅峰石上徐鍇篆字題名
- 一民之生重天下,君子忍與爭秋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收鹽
- 明碧軒南竹數(shù)叢,別來江外幾秋風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題杭州明慶院修廣師明碧軒
- 萬壑風生成夜響,千山月照掛秋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古松
- 湖陰先生坐草室,看踏溝車望秋實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元豐行示德逢
- 湘水流,湘水流,九疑云物至今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瀟湘神·湘水流
- 初疑磊落曙天星,次見搏擊三秋兵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觀棋歌送儇師西游
- 更說扁舟動鄉(xiāng)思,青菰已熟奈秋風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覽董評事思歸之什因以詩贈
- 行子東山起征思,中郎騎省悲秋氣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螢引
- 一卷素書消永日,數(shù)莖斑發(fā)對秋風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蘇十郎中謝病閑居時,嚴常侍蕭給事同過訪
- 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,春榮秋謝花折磨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紅樓夢十二曲——虛花悟
- 短鬢冷沾三徑露,葛巾香染九秋霜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簪菊
- 君不見拂云百丈青松柯,縱使秋風無奈何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感遇
- 北堂倚門望君憶,東歸扇枕后秋色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韓巽入都覲省便赴舉
- 燈花前、幾轉寒更,桐葉上、數(shù)聲秋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錦香囊
- 下看區(qū)區(qū)郊與島,螢飛露濕吟秋草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太白戲圣俞
- 畫舫齋前舊菊叢,十年開落任秋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酬滑州公儀龍圖見寄
- 蓴菜鱸魚方有味,遠來猶喜及秋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初出真州泛大江作
- 舊館蕓香鎖寂寥,齋舲東下入秋濤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沈學士知常州
- 幸于飛、鴛鴦未老,不應同是悲秋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長相思·鐵甕城高
- 風驚玉露不成圓,不夜芙蕖泣秋月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王通叟琵琶夢
- 更漏一新聞曉角,門闌數(shù)級看秋花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公辟即席呈太虛
- 龍瑞宮中種玉人,誅茅結室傍秋云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書觀妙庵
- 金爵觚棱轉夕暉,翩翩宮葉墮秋衣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晚出左掖
- 頻把瓊書出袖中,獨吟遺句立秋風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韓漳州書報徹上人亡因寄二絕
- 玉盤滴瀝黃金錢,皎如文龜麗秋天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龜背戲
- 簾向玉峰藏夜雪,砌因藍水長秋苔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寄清源寺僧
- 自為林泉牽曉夢,不關砧杵報秋聲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秋日旅舍寄義山李侍御
- 宣曲長楊瑞氣凝,上林狐兔待秋鷹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車駕西游因而有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