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時臨此水照冰雪,莫遣白發(fā)生秋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次韻趙德麟新開西湖
- 卷卻天機云錦段,従教匹練寫秋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橫湖
- 明年詩客來吊古,伴我霜夜號秋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軾在潁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揚州三月十
- 我衰臨政多繆錯,羨君精采如秋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趙郎中見和戲復答之
- 歸來平地看跳丸,一點黃金鑄秋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楊杰
- 顏公變法出新意,細筋入骨如秋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孫莘老求墨妙亭詩
- 寂歷疏松欹晚照,伶俜寒蝶抱秋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周長官壽星院同餞魯少卿
- 超然已了一大事,持冠而去真秋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趙閱道高齋
- 病馬已無千里志,騷人長負一秋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晁同年九日見寄
- 嶮中得樂雖一快,何意水伯夸秋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百步洪二首
- 口不談時經(jīng)噩夢,心常懷蜀俟秋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附米黻所作挽詩五首
- 布衫漆黑手如龜,未害冰壺貯秋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潘谷
- 舟中行客去紛紛,古今換易如秋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留題仙都觀
- 老境於吾漸不佳,一生拗性舊秋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甘蔗
- 欲向錢塘訪圓澤,葛洪川畔待秋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永樂文長老已卒
- 従此剡藤真可吊,半紆春蚓綰秋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人求筆跡
- 玉釵半脫云垂耳,亭亭芙蓉在秋水,當時薄命一酸辛,千古華堂奉君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章質(zhì)夫寄惠崔徽真
- 黃童三尺世無雙,筆頭袞袞懸秋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山谷子?此詩當為陳師道作?
- 出處榮枯一笑空,十年社燕與秋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寶云寺,得唐彥猷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晝一
- 遲暮賞心驚節(jié)物,登臨病眼怯秋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初自徑山歸述古召飲介亭以病先起
- 險中得樂雖一快,何異水伯夸秋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百步洪二首(并敘)
- 離離短幅開平遠,漠漠疏林寄秋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郭熙畫秋山平遠(潞公為跋尾。)
- 為君紙尾作行草,炯如嵩洛浮秋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郭熙畫秋山平遠(潞公為跋尾。)
- 織女機絲虛月夜,石鯨鱗甲動秋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興八首
- 魏侯骨聳精爽緊,華岳峰尖見秋隼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魏將軍歌
- 鐫錯碧罌鸊鵜膏,铓鍔已瑩虛秋濤,鬼物撇捩辭坑壕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
- 物化蒼茫,神游仿佛,春與猿吟秋鶴飛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沁園春·有美人兮
- 余既滋蘭九畹,又樹蕙之百畝,秋菊更餐英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(diào)歌頭 壬子三山被召,陳端仁給事飲餞席
- 吾道悠悠,憂心悄悄,最無聊處秋光到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踏莎行 和趙國興知錄韻
- 今年太平萬里,罷長淮、千騎臨秋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聲聲慢 滁州旅次登奠枕樓作,和李清宇韻
- 漠漠暗苔新雨地,微微涼露欲秋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贈內(nèi)
- 抱膝思量何事在,癡男騃女喚秋千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寒食夜
- 煙葉蒙籠侵夜色,風枝蕭颯欲秋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汴州令狐相公,新于郡內(nèi)栽竹百竿,拆壁開
- 猶恐清光不同見,江陵卑濕足秋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,對月憶元九
- 大抵四時心總苦,就中腸斷是秋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暮立
- 似隔山河千里地,仍當風雨九秋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長齋月滿寄思黯
- 露簟清瑩迎夜滑,風襟瀟灑先秋涼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池上夜境
- 薄暮何人吹觱篥,新晴幾處縛秋千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病中多雨逢寒食
- 但喜今年飽飯吃,洛陽禾稼如秋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詔下
- 換印雖頻命未通,歷陽湖上又秋風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答劉和州禹錫
- 唯有巢兄不相忘,春茶未斷寄秋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謝楊東川寄衣服
- 家近紅蕖曲水濱,全家羅襪起秋塵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寄成都高苗二從事
- 今日寄來春已老,鳳樓迢遞憶秋千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評事翁寄賜餳粥走筆為答
- 杜牧司勛字牧之,清秋一首杜秋詩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贈司勛杜十三員外
- 多病欣依有道邦,南塘宴起想秋江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水齋
- (《野客叢談》)日映仙云薄,秋高天碧深。 -- 出自唐·李煜·句
- 君不見獵徒父子牽黃犬,歲歲秋風下蔡門 -- 出自宋·陸游·短歌行
- 云重古關(guān)傳夜柝,月斜深巷搗秋衣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思
- 臨海銅燈喜夜長,蘄春笛簟怨秋涼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思
- 遙想遺民垂泣處,大梁城闕又秋砧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