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2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江闊風煙易晚,山高草木先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登山望海四首
- 越衫羅薄逆新涼,扇剪青綃秋水光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扇二首
- 田家稔熟人情好,野路雨余秋氣清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離光山驛
- 崎嶇細路入光山,野色蒼涼秋日白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光山謠
- 江山望爾欲穿眼,見我驚嗟秋鬢短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陽念三自武昌至京師
- 年年西風白露天,爛醉村釀秋池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年年歌
- 玉壺曉傾春水決,銀槽夜滴秋雨疏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王都慰惠詩求和逾年不報王屢來索而王許酒未
- 嶺頭梅發始辭家,坐見長安秋葉落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聞蘇先生除校書郎喜而為詩并招王子中
- 引車在庭牛在槽,桐枝裊裊秋風豪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遠別離
- 秋庭聽雨斷人聲,涼入衣裾秋意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局中聽雨
- 瓜洲澄江曉如鏡,照水自覺秋容瘦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吳孟求承議二首
- 三尺玉泉新浴,蓮羞吐、紅浸秋波。 -- 出自宋·李冠·六州歌頭·凄涼繡嶺
- 腷腷膊膊曉禽飛,磊磊落落秋果垂。 -- 出自唐·雍裕之·兩頭纖纖
- 蕭條已入寒空靜,颯沓仍隨秋雨飛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宿瑩公禪房聞梵
- 夜深吹笛移船去,三十六灣秋月明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三十六灣
- 詩人愁立暮山碧,賈客怨離秋草青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題義女亭
- 猿啼巫峽曉云薄,雁宿洞庭秋月多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盧山人自巴蜀由湘潭歸茅山因贈
- 山長水遠無消息,瑤瑟一彈秋月高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寄宋邧
- 人歸極浦寒流廣,雁下平蕪秋野閑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李二侍御丹陽東去新亭
- 舊山風老狂云根,重湖凍脫秋波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呂氏假山
- 夏霖連延久積注,往往灶下秋生魚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卜居
- 雖然今尚爾無奈,當有獵獵秋風時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晝睡
- 煙生園柳暮鴉集,水涸池塘秋草侵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行藥作
- 莽連萬里云一去,紅盡千林秋徑歸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十月
- 含章檐下春風面,造化功成秋兔毫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和張規臣水墨梅五絕
- 黃塵滿面人猶去,紅葉無言秋又歸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以事走郊外示友
- 涼秋佳夕天氛廓,河漢之涯秋漠漠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秋夜獨酌
- 睛野鷺鷥飛一只,水茳花發秋江碧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松·天仙子·睛野鷺鷥飛一只
- 輕云不動日微陰,高樹無風秋色深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秋懷
- 胸中端正在眸子,巖電兩瞳秋漢碧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上曾樞密
- 盡鋤芳劃春應怪,初種黃花秋未知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子溫以詩將菊本見遺數日適病伏枕今少間戲作
- 江干云斷夜來雨,木末涼生秋到風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寶林院次韓廷玉韻
- 待借留、幾曾留得,來鴻空怨秋老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待借留
- 多景樓前,垂虹亭下,一枕眠秋雨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念奴嬌·知音者少
- 生前封侯死廟食,云臺突兀秋山高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從軍樂
- 海云四斂,太清樓、極目一天秋色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念奴嬌·海云四斂
- 姮娥貪共,暮雨朝云,忘了中秋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訴衷情·晚煙斜日思悠悠
- 閑了凄涼賦筆,便而今、不聽秋聲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滿庭芳 小春
- 想如今、醉魂未醒,夜臺夢語秋聲碎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瑣窗寒·斷碧分山
- 星散白鷗三四點,數筆橫塘秋意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湘月/念奴嬌
- 千山木葉下如雨,雁聲墮地秋連天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相逢行贈別舊友治將軍
- 披圖題詩要相贈,氣騰香露秋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廬山歌
- 轆轤鳴,秋風晚,寒日荒荒下秋苑。 -- 出自清·譚嗣同·三鴛鴦篇
- 懸知一葉扁舟上,涼月滿湖秋夢圓。 -- 出自清·譚嗣同·瀟湘晚景圖
- 衣親玉體又何如,杳然獨對秋風曙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采葛行
- 黃昏潮落南沙明,月光涵沙秋雪清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沙上月
- 夜移經盡人上鶴,仙風吹入秋冥冥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寄峨嵋山楊煉師
- 傷心近似驪山路,陵樹無根秋草中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隋帝陵下
- 人生行樂不可后,幸及華月秋娟娟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圣俞聞景純吹笛妓病愈
- 欲騎鯨與問,一株丹桂,幾度秋風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八聲甘州·掃長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