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2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誰家少婦今宵里,搗盡寒砧秋復春?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虎丘看月行
- 白頭宮監逢人說,庚子災年秋七月。 -- 出自近代·樊增祥·后彩云曲
- 徘徊桂樹涼飆發,仰視明河秋夜長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贈別獻吉
- 天明起坐壁為鄰,檐外垂垂秋雨腳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秋雨
- 桂林山水甲天下,絕妙漓江秋泛圖。 -- 出自清·金武祥·遍游桂林山巖
- 何人臨靜夜歌罷,獨客憑高秋興寬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和人登朗州江亭
- 靜臨客枕愁寒雨,遠逐魚篷秋暝煙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燈
- 君歸迢遞淮西路,我客蕭條秋浦城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送毛得一秀才歸淮上
- 有時中夜初回定,清磬一聲秋月圓。 -- 出自宋·石象之·東掖四絕句·白蓮庵
- 把酒滄浪愧漁父,何人獨向秋風歸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笠澤
- 翠裯已覺夏室清,棐幾更與秋窗便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張安撫
- 季鷹家人故難料,歸興忽動秋風邊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張安撫
- 醉中扶上木蘭舟,秋浦月明秋水綠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客友
- 冰輪孤掛夜千丈,玉露密零秋一山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中秋山間觀月
- 沙明寒水月窺澗,露濕曉煙秋在山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定光院
- {上羽下高}然毛羽凈,綽與秋風宜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詠鶴
- 二宅遺基自古存,石巖天深秋日昏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過屈平昭君故宅
- 修篁壓路增幽意,初月臨空秋素姿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予寓居麻子山自入冬以后大小雪凡十余作傳聞
- 借君玉斧煩輕手,留取個中秋影香。 -- 出自宋·朱槔·秋日
- 長安城頭秋日黃,長安道上秋風涼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送誠上人
- 有問參尋事若何,向道今年秋芋多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送開上人
- 一條拄杖兩人扶,面帶東湖秋水碧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送仙知客總侍者
- 一鼓朝綱日井井,再鼓邊柝秋沉沉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鼓琴行送許深父同知被詔赴闕
- 黃山之阿墓林林,斷碑日爍秋雨霖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書黃巖丁明仲墓志碑陰
- 掛梁龍骨經時蟄,井井黃云秋已及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郡守汪充之移治嚴陵
- 幸逢邊塞無事,但愿山田有秋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六言
- 五聲水亂無虧成,膝橫三尺秋月明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臨江何氏結亭松間名曰彈秋因王通一來乞詩
- 空江向晚無人度,明月滿天秋正分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題長蘆方丈
- 佳人可望不可親,草根唧唧秋蟲吟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早涼
- 青門程色今馀個,莫作黃臺秋盡看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高郵因師薄萄蘆雁秋瓜三種
- 浙東西山好僧相,頭目靜如秋水蓮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贈龜山慧海長老
- 溪邊濯足溪上坐,樵唱一聲秋滿林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余仲庸松風閣韻十九首 其十七
- 溪邊濯足溪上坐,樵唱一聲秋滿林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余仲庸松風閣韻十九首
- 往來邏視曉夕忙,香穗垂頭秋登場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耕織嘆
- 藍染晴空晚色鮮,鏡照天宇秋毫凈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仙湖歌
- 十洲三島日月長,殷紅軟紫秋更香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壽樓監丞
- 破霜采得蟾邊香,蘭菊無言秋耿耿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送郭圣與就監試歸兼簡其弟
- 未賡疏影暗香句,且繼寒泉秋菊篇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汪起潛謝送唐詩用韻再送劉滄小集
- 陽關一別歸無期,翠煙幾度秋螢飛。 -- 出自宋·羅與之·寄遠詞
- 泉石黯淡山氣瘦,芙蓉飄零秋意闌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次韻
- 夢魂飛去云濤遠,杖策閑行秋水光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次韻朱塘三首
- 倦游諳盡江湖味,孤篷又眠秋雨。 -- 出自清·陳澧·齊天樂 十八灘舟中夜雨
- 憐予病竄伶仃愁,自言新釀秋泉曲。 -- 出自·寺公大師·醉義歌
- 梧桐葉凋轆轤井,萬籟不動秋宵水。 -- 出自元·邊元鼎·八月十四日對酒
- 黑云垂地雨聲急,黃葉滿林秋意多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即事
- 陳郎筆勢并州剪,十幅生綃秋綠遠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題危見心所藏陳常庵水月障及松鶴蘆雁各一首
- 玻璃冷浸清湘玉,白衣暖護秋屏綠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題云錦劉從甫水竹云山亭
- 我昔來時春水荒,我今去時秋草長。 -- 出自·陳寅恪·別蒙自
- 新人繡羅郁金香,舊人綀布秋風涼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迎新送舊曲
- 愿子珍藏無草草,謫仙已逐秋花老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題蒙泉岳先生葡萄(先生在謫時所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