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2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枝冷頻移,葉疏猶抱,孤負好秋時節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齊天樂 蟬
- 怎去得,怕凄涼時節,團扇悲秋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聲聲慢·瓊壺歌月
- 奩霏凈洗,喚素娥睡起,平分秋色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酹江月/念奴嬌
- 酒波蕩漾天河傾,笙聲裊裊秋風咽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劉君元暉八月十四日邀余玩月快雪齋中,命余
- 年來海上風塵起,樓船百戰秋濤里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賣鹽婦
- 海之雨兮油油,雨我田兮有秋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不礙云山樓詩二首
- 燕子來時春雨香,燕子去時秋雨涼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燕子辭四首
- 裙翻柳腳垂青空,水花吹亂秋芙蓉,須臾氣喘如渴虹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邯鄲美人
- 極目姑蘇暮云暗,濯足洞庭秋水渾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投來使
- 喜見清出冰雪,又送文溪入秋漢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王知事遷臺架閣
- 相君勸酒春如海,壯士吹笳秋滿天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和楊參政完者題省府壁韻(二首。丙申歲)
- 一年老一年,一日沒一日,一秋又一秋,一輩催一輩。 -- 出自元·元無名氏·雁兒落帶過得勝令
- 花謝了三春近也,月缺了中秋到也,人去了何日來也? -- 出自元·張鳴善·普天樂 詠世
- 君不見,歌舞地,青蕪滿目成秋苑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摸魚兒 春日西湖泛舟
- 多情欲賦雙蕖怨,閑卻滿奩秋意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摸魚兒 王季境湖亭,蓮花中雙頭一枝,邀予
- 春風走馬綠楊道,落日臂鷹秋草原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寄陳八參軍
- 部曲營殘殺氣消,關山夢醒秋聲苦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寄陳八參軍
- 壁魚浪蝕五車字,純鉤血死秋芙蓉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俠香亭是要離專諸梁鴻葬處為周公瑕賦
- 滑稽玩世天所嗔,語落蘆花秋夢斷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君不見苕川席上戲贈晉陵朱說書
- 酒星西墮吊冤魄,白云亂點秋江蘭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汨羅潭吊屈原
- 手辭萬眾灑然去,青蓮擁蛻秋蟬輕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東海游仙歌簡王學士元馭王中丞元美
- 薄如藤紙枯如木,燈前三弄秋聲蹙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鐵笛歌(有序)
- 當時共赴幔亭宴,琪花惹袖秋斑斑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賦得武夷君送陸無從游閩中
- 秋來客思渺煙波,湖上看山秋更多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秋懷
- 來時積雨沒平原,去路鳴蟲秋正繁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留別張德隆
- 知君本有吞胡氣,太白正高秋不雨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沈叔子解番刀為贈二首
- 豪姿俠氣颯蕭爽,春鴻輕便秋隼快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舟入蔡河懷徐幼文
- 信陵宅畔暮鴉集,朱亥門前秋草黃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寄題水西草堂
- 鮑謝文章沈宋才,詩成曲盡秋塘意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題宋周曾秋塘圖(有序)
- 長安書遠寄來稀,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。 -- 出自清·毛奇齡·南柯子·驛館吹蘆葉
- 東林鐘聲晚出寺,高崖木葉秋平溪。 -- 出自清·姚鼐·望廬山
- 羅袖動香香不已,紅蕖裊裊秋煙里。 -- 出自唐·楊玉環·贈張云容舞
- 矧鶴唳兮風曉,復猿鳴兮霜秋。 -- 出自唐·徐彥伯·淮亭吟
- 宮連太液見蒼波,暑氣微清秋意多。 -- 出自唐·王涯·琴曲歌辭·蔡氏五弄·秋思二首
- 百千眷屬陰□影,身照曜,吞秋景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短歌寄鼓山長老
- 李瓊奪得造化本,都盧縮在秋毫端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觀李瓊處士畫海濤
- 一彈一撫聞錚錚,老龍影奪秋燈明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古劍歌
- 三星差池光照灼,北斗西指秋云薄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和李侍郎古意(一作古意和李侍郎嶠)
- 丹陽萬戶春光靜,獨自君家秋雨聲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題十三弟竹園
- 璇閨窈窕秋夜長,繡戶徘徊秋月光。 -- 出自唐·沉佺期·雜歌謠辭·古歌
- 越人歸去一搖首,腸斷馬嘶秋水東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早秋浐水送人歸越
- 思歸夜唱竹枝歌,庭槐葉落秋風多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秋夜聽嚴紳巴童唱竹枝歌
- 丹穴嬌雛七十只,一時飛上秋天鳴。 -- 出自唐·王轂·吹笙引
- 有時上苑繁花發,有時太液秋波闊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李周彈箏歌(淮南韋太尉席上贈)
- 如今舊曲無心理,寶柱一行秋雁橫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玉簫吹斷催仙馭,一去隔千秋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發引
- 調弦拂匣倍含情,況復空山秋月明。 -- 出自唐·司馬逸客·雅琴篇
- 鴉翻楓葉夕陽動,鷺立蘆花秋水明。 -- 出自唐·陶峴·西塞山下回舟作
- 木葉輕飛,乍雨歇亭皋,簾卷秋光。 -- 出自宋·沈唐·望南云慢
- 霜林凋晚,危樓迥,登臨無限秋思。 -- 出自宋·沈唐·霜葉飛·霜林凋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