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在第10個字的詩句
秋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相思無明晦,長嘆累冬秋。 -- 出自唐·沉佺期·雜曲歌辭·古別離
- 落葉流風(fēng)向玉臺,夜寒秋思洞房開。 -- 出自唐·沉佺期·雜歌謠辭·古歌
- 不可離別愁紛多,秋燈秋燈奈別何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宿云溪觀,賦得秋燈引送客
- 不堪鳴杼日,空對白榆秋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他鄉(xiāng)七夕
- 露天星上月,水國夜生秋。 -- 出自唐·楊凌·梅里旅夕
- 歸心不可留,雪桂一叢秋。 -- 出自唐·楊凌·潤州水樓
- 船到南湖風(fēng)浪靜,可憐秋水照蓮花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送僧往湖南
- 遲遲不見憐弓箭,惆悵秋鴻敢近飛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行營病中
- 雁行遙上月,蟲聲迥映秋。 -- 出自唐·李百藥·送別
- 旦逐新人殊未歸,還令秋至夜霜飛。 -- 出自唐·劉元淑·雜曲歌辭·妾薄命
- 昭陽歌舞伴,此夕未知秋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長門怨二首
- 方塘清曉鏡,獨照玉容秋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獨芙蓉
- 夜來吟思苦,江上月華秋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江上吟曉
- 無酒泛金菊,登高但憶秋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九日長安作
- 思君帶將緩,豈直日三秋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將赴京答李紓贈別
- 是菊花開日,當(dāng)君乘興秋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
- 已符東山趣,況值江南秋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陽宴集作
- 長門寒水流,高殿曉風(fēng)秋。 -- 出自唐·鄭錫·玉階怨
- 后浦春風(fēng)隨興去,南塘秋雨有時眠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憶釣舟
- 旅夕那禁雨,梅天已思秋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雨夜
- 竹聲寒不夏,蛩思靜先秋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夏夜有寄
- 始憐春草細(xì)霏霏,不覺秋來綠漸稀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秋園
- 不奈春煙籠暗淡,可堪秋雨洗分明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東歸望華山
- 照花長樂曙,泛葉建章秋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御溝十六韻
- 景陽春漏無人報,太液秋波有雁來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上陽宮辭
- 蟏蛸網(wǎng)清曙,菡萏落紅秋。 -- 出自唐·常理·雜曲歌辭·古離別
- 金化顏應(yīng)駐,云飛鬢不秋。 -- 出自唐·韋渠牟·雜歌謠辭·步虛詞
- 西風(fēng)欹葉撼宮梧,早怯秋寒著繡襦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影過空江月,聲來別枕秋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人聞雁二首
- 清文三峽水,爽氣九華秋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挽胡信芳上舍二首
- 錦江回日應(yīng)迢遞,聞道秋來已到城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景仁寄河中公儀龍圖
- 身在計庭歸未得,每將秋思入圖中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三司蔡君謨內(nèi)翰麞猿蘆雁屏二首
- 鎬京春酒沾周燕,汾水秋風(fēng)陋漢才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恭和御制上元觀燈
- 寄言賞心友,巾褐此經(jīng)秋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林亭
- 霜天夕霽丹楓老,水國秋深紫蟹肥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送人東歸
- 城邑喧喧非所依,忽生秋思滿巖扉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送僧惠思?xì)w錢塘
- 睿想追嘉豫,臨軒御早秋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奉和儀鸞殿早秋應(yīng)制
- 舞商初赴節(jié),湘燕遠(yuǎn)迎秋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奉和詠雨應(yīng)詔
- 地如玄扈望,波似洞庭秋。 -- 出自唐·李懷遠(yuǎn)·凝碧池侍宴看競渡應(yīng)制
- 九月九日望遙空,秋水秋天生夕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邵大震·九日登玄武山旅眺
- 圣詞今日光輝滿,漢主秋風(fēng)莫道才。 -- 出自唐·李適適·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(yīng)制
- 鳳輦乘朝霽,鸚林對晚秋。 -- 出自唐·李適適·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(yīng)制
- 屢傷神氣阻,久別鬢毛秋。 -- 出自唐·趙冬曦·奉答燕公
- 虎嘯山城晚,猿鳴江樹秋。 -- 出自唐·盧僎·稍秋曉坐閣,遇舟東下?lián)P州,即事寄上族父江
- 言從祇樹賞,行玩菊叢秋。 -- 出自唐·李迥秀·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(yīng)制
- 山川去何歲,霜露幾逢秋。 -- 出自唐·張宣明·使至三姓咽面
- 丹壑常含霽,青林不換秋。 -- 出自唐·徐安貞·題襄陽圖
- 杜馥熏梅雨,荷香送麥秋。 -- 出自唐·崔翹·鄭郎中山亭
- 群飛滄海曙,一叫云山秋。 -- 出自唐·孫昌胤·遇旅鶴
- 座濕秦山雨,庭寒渭水秋。 -- 出自唐·張萬頃·送裴少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