秉在第6個字的詩句
秉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敵將易姓,公秉大義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僉書樞密院事張公
- 觀書眼欲暗,秉筆手生胝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家訓
- 夜還何慮暗,秉燭向城闉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晦日湖塘
- 何當叩林屋,秉炬訪仙怪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太湖
- 素心甘澹泊,秉節性貞固。 -- 出自宋·鄭會·梅雪堂
- 若得縱游休秉燭,月中沈醉倩人扶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張唐公約游名園偶雪輒止
- 伐棘開洪淵,秉旄訓我師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
- 令我夜坐難秉燭,使我發白成老翁。 -- 出自唐·李曄·秋宵恨
- 故人能愛客,秉燭會吾曹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冬夜宴梁十三廳
- 須勤向、雕欄秉燭,更休管、夕陽芳草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宴瓊林·已覽遍韶容
- 緘詩寄天涯,秉燭對新火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送志宏西上
- 蠅喙利如針,秉箑倦揮滅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戒蠅
- 勸君秉燭須秉燭,七十光陰能幾回?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漫成五首
- 夜如何其且秉燭,主人奉歡為不足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甲申臘月廿五日初度
- 蠶饑當早歸,秉心靜以專。 -- 出自元·趙孟頫·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
- 行人暮饑渴,秉燭具盤餐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還至別業(四首)
- 歸來向妻孥,秉燭語及晨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出臺復還洪都
- 束身趨建禮,秉筆坐承明。 -- 出自唐·徐彥伯·擬古三首
- 余本燕趙人,秉心愚且直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尋拜襄州刺史。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
- 寒夜邀歡須秉燭,豈得常思花柳年。 -- 出自唐·賀蘭進明·雜曲歌辭·行路難五首
- 未得貴游同秉燭,唯將半影借披書。 -- 出自唐·王泠然·夜光篇
- 停杯歌麥秀,秉燭醉棠陰。 -- 出自唐·盧象·奉和張使君宴加朝散
- 歷見本朝歸秉軸,多由全蜀出分麾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和楊公濟喜嘉定帥王待制移成都
- 汗浹肌膚空秉箑,浪將霜雪擬輕紈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韻邱秘校程苦熱
- 及今樂事須秉燭,風狂雨橫誰能猜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長句簡諸公
- 混俗類疎放,秉心乃儒雅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寄二孫·扆
- 千里飲玉粒,秉穗周困窮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答余司理
- 主人敬愛客,秉義如斷金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送長兒盤赴金陵典斛
- 棲棲魯東家,秉筆修天常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送李雁湖大參赴遂寧
- 山空佛宮冷,秉燭集飛蓋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谷隱飲中以采菱渡頭風起策杖村西日斜為韻探
- 酇留執策信秉鉞,軍中舞劍語激昂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鼎足檜
- 倚醉更教重秉燭,怕愁元自怯憑欄。 -- 出自宋·朱松·楚江觀梅
- 肆筵賓沓來,秉炬仆相遞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邀朱推單令周尉賞西鄰野人屋前梅花次單令韻
- 楚國尚勇力,秉羽而甘寢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送王炎弼赴山陽守以兵衛森畫戟宴寢凝清香為
- 吾聞此州俗,秉法更陳義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餞李君亮著作守眉山分韻得翠字
- 不見牛郎不秉鈞,一時雖拙有清芬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讀子厚乞巧文
- 昔公立螭坳,秉筆罔不書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詩寄餞三首
- 蓬生雖翳翳,秉色故煌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道傍菊一首奉呈安福丞公彭子壽
- 歲晚何妨勤秉燭,行迷猶可復通津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覽鏡鬢間兩三點雪
- 瑞牛出谷,既秉金籙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王洽永嘉帖贊
- 涓流膏潤入秉穗,穰穰九谷苞其中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立秋喜雨
- 萬木叢中獨秉陽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丑奴兒/采桑子
- 左手執籥右秉翟,念到簡兮應嗟吁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贈談故人高鵬舉
- 昏林畏饞啖,秉燭來趨隅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元遺山九首
- 東郊歡且謠,秉耒開歲功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晚晴
- 酌別苦無酒,秉粟供妻兒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通甫弟歸里詩
- 我有一雨鐵,秉心與之俱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贈琢硯
- 取陳食農,遺秉伊婦。 -- 出自宋·葉巽齋·十月
- 寢謀慚汲黯,秉羽貴孫敖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寒食日三殿侍宴,奉進詩一首
- 吾嘆龔夫子,秉義確不移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覽古十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