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在第9個(gè)字的詩句
神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句
- 神在虛無間,土中非神位。 -- 出自唐·蘇拯·明禁忌
- 指敲迎使鼓,筋撥賽神弦。 -- 出自唐·路德延·小兒詩
- 西望山海關(guān),旦夕達(dá)神京。 -- 出自唐·周祚·出遼后(三首)
- 羨君飄鵠舫,獨(dú)自號(hào)神仙。 -- 出自唐·胡宿·陳生游金山兼簡世昌師
- 田翁與蠶婦,平地看神仙。 -- 出自唐·黃損·公子行
- 木槃擎社酒,瓦鼓送神錢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田家三首
- 宿投林下寺,中夜覺神清。 -- 出自·李中·宿鐘山知覺院
- 任賢無間忌,報(bào)國盡神機(jī)。 -- 出自·李中·讀蜀志
- 閑吟游古觀,靜慮相神仙。 -- 出自·李中·游玄真觀
- 五千宗物母,七字秘神童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步虛詞五首
- 列宿回元朝北極,爽神晞露滴樓臺(tái)。 -- 出自唐·成彥雄·曉
- 大唐有天下,武后擁神器。 -- 出自唐·詹敦仁·復(fù)留侯從效問南漢劉巖改名龑字音義
- 猿鳥認(rèn)聲呼喚易,龍神降伏住持堅(jiān)。 -- 出自唐·王繼勛·贈(zèng)和龍妙空禪師
- 我歌空感慨,西北望神京。 -- 出自唐·慕容韋·度揭鴻嶺(漳州)
- 未明龍骨駿,幸得到神州。 -- 出自唐·陳凝·馬
- 春風(fēng)泛搖草,旭日遍神州。 -- 出自唐·陳璀·風(fēng)光草際浮
- 中得天地心,傍探鬼神吉。 -- 出自唐·張欽敬·洛出書
- 旋繞經(jīng)行砌,目想如神契。 -- 出自唐·慧凈·雜言(一作義凈詩)
- 冥搜清絕句,恰似有神功。 -- 出自唐·尚能·中秋旅懷
- 不味稻粱食,始覺精神清。 -- 出自唐·司馬退之·洗心
- 眾仙仰靈范,肅駕朝神宗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步虛詞十首
- 軒轅來順風(fēng),問道修神形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廣成子
- 是非不足辯,安用勞神襟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南郭子綦
- 人皆有兄弟,誰得共神仙。 -- 出自宋·舒道紀(jì)·題赤松宮(今蘭溪縣之赤松山。王初平亦稱赤
- 曾見秦皇架石橋,海神忙迫漲驚潮。 -- 出自宋·徐釣者·自吟
- 難豚開社甕,簫鼓賽神祠。 -- 出自宋·李兼·田里
- 一窺石門險(xiǎn),再滌心神懵。 -- 出自唐·郭密之·永嘉經(jīng)謝公石門山作
- 山疑小天下,人是會(huì)神仙。 -- 出自唐·馬令·早春陪敕使麻先生祭岳
- 早有路潛通,海上三神嶼。 -- 出自元·馬熙·摸魚子·買陂塘旋栽楊柳
- 白兔搗月魄,指顧成神丹。 -- 出自元·柯九思·送林彥清歸永嘉
- 半臂縹綾披月下,三神珠闕望云端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簡林叔大都事
- 幾千年、同亭祠下,賽神簫鼓。 -- 出自元·鄭*·金縷衣 武夷山志卷十五
- 醺醺酩酊乘風(fēng)舞,恣神怡、鼓掌歌吟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風(fēng)入松·乾坤爻變括天心
- 扶持日進(jìn)無為道,現(xiàn)神光、金色高噴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風(fēng)入松·陰陽爻變坼乾坤
- 看破虛空,行藏綽約,神珠如意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醉蓬萊·混元形一氣
- 八牖四扉輝日月,六神豁暢地天寬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望蓬萊·潛龍動(dòng)
- 樂奏清音相陪,慶飲神怡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降中央
- 默默真情契,凝然氣神,如一鎮(zhèn)相守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月中仙 九轉(zhuǎn)功成
- 混歸寶藏,密蘊(yùn)九轉(zhuǎn)神丹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放心閑
- 自魄安魂,魂勝魄,鬼神欽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行香子 木金間隔
- 英英秀質(zhì),多想是花神,翦彩鋪茸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鳳凰臺(tái)上憶吹簫簫 賦鳳仙花
- 作為依上帝,棄世做神仙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臨江仙·吸取西江金浪水
- 氣精養(yǎng)住,便得好精神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虞美人·四郎須是安爐灶
- 自然三耀,攢聚氣精神運(yùn)三車,依三教,永沒沈三道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驀山溪·玉堂三老
- 浮名浮利何日了,勞神勞氣幾時(shí)休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望蓬萊·詞謹(jǐn)勸
- 若不高更沒於低,也神仙有應(yīng)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黃鶯兒·平等平等
- 因何卻不斷香醪,我神仙也愛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紅窗*
- 鉛汞緊收藏,方始澄神絕慮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如夢(mèng)令 見終南山石刻,署云,承安五年重陽
- 害風(fēng)子、不藉人身,與神仙結(jié)伴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水云游 原誤作黃鶯兒,據(jù)分梨十化集改 此首
- 這子午,致使運(yùn)轉(zhuǎn)精神,寶瓶宮、肯教放過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紅芍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