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句
祝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
- 攜持若抱甕,前致且勤祝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黎伯英解元贈(zèng)予一大缶封泥如法初謂酒也至乃
- 使五老奉觴上壽以申祝兮,令夫八元夾侍而正儀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將進(jìn)酒·君唐虞兮臣皋夔
- 天申上壽開明堂,群公祝圣多新章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次韻陳庭藻赴天申燕詩二首
- 執(zhí)別動(dòng)萬感,酌酒再三祝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元聲弟赴水陽監(jiān)鎮(zhèn)
- 我有新詞,不論龜鶴,會(huì)祝公眉?jí)邸? -- 出自宋·黃人杰·醉蓬萊·記征鴻歸候
- 祝君難老,為君還更再祝。 -- 出自宋·韓玉·念奴嬌·吳東清勝
- 吾儕小人腹,不憚?dòng)诠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祝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湖北提刑林寺丞赴召以書索詩
- 我聞瀘民愛侯心不釋,祝侯壽考備如忠文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瀘水清
- 瑟僩不可諼,隱爾為君祝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昆岳有佳人四章壽黃循齋
- 把千門喜色,萬家和氣,祝君王壽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水龍吟·十洲三島蓬壺
- 客既聞斯言,稽首拜且祝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丁亥紀(jì)蜀百韻
- 酌君以江南臘釀之酒,祝君以古戎秋芳之蘭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送管季衡赴省
- 白家蠻素卿自卿,老我祝洋毋忘盟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管順甫以湘竹為青奴兒貺為名湘夫人賦以謝之
- 伊惟小門生,而乃異斯祝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(jiān)·為倉使吳荊溪先生壽
- 但使本根在,陽回奚待祝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次韻吳雅翁秋懷四首
- 人間窄,待驂鸞駕鶴,上祝融峰。 -- 出自宋·程和仲·沁園春·呼伯雅來
- 借清香,飛人壽杯中,永祝英賢。 -- 出自宋·游慈·多麗·約梅花
- 尊前歡笑,競(jìng)將椿算為祝。 -- 出自宋·鄭達(dá)可·念奴嬌·嫩涼如水
- 不須賽神明,不必求巫祝。 -- 出自·***·陜州語
- 情歡處,新詞一曲,把酒祝長(zhǎng)生。 -- 出自元·袁士元·滿庭芳 壽朵羅歹元帥
- 群仙皆喜聚,壇前謹(jǐn)謹(jǐn),祝壽玄陽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滿庭芳·臘正風(fēng)交
- 喚取茅仙送酒,尊前共祝長(zhǎng)生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木蘭花慢 壽泰安石監(jiān)州
- 袖中攜得新詩,今朝來祝吾師壽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水龍吟 為中和提點(diǎn)壽
- 千二百,空同不待仙人祝。 -- 出自元·朱思本·千秋歲 壽程竹逸七十
- 我睹真龍幸不驚,至誠(chéng)祝龍龍好聽。 -- 出自宋·宋真宗·觀龍歌
- 水鏡偷響唇就吻,煙波祝酒沼為卮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放牛之三
- 往來無知俗,焚香勤禱祝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吳山廟詩
- 方尊讀書倚,肯效舞經(jīng)祝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杼山閣詩
- 行人愿利涉,望拜各致祝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紀(jì)行十首 觀音山
- 束書但愿早還農(nóng),年年祝頌秋風(fēng)里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已卯老人生旦
- 欲酌北斗薦眉?jí)郏犖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祝辭人無譁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壽制置吳侍郎
- 嚴(yán)范盛烝嘗,軒萊恪尸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(lián)句
- 更喜簪紳趨燕銜,南山祝圣愿同傾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天寧節(jié)馬前口號(hào)
- 匪惟密親愿,茲謂蒼生祝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魏明已表弟韻送劉長(zhǎng)翁赴福建倉
- 楚風(fēng)重祠廟,才歸競(jìng)巫祝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倚樓
- 群峰迤邐勢(shì)不競(jìng),上盡祝融五千仞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題上封寺
- 圣像已完布,舍利應(yīng)祈祝。 -- 出自宋·郟亶·太倉隆福寺創(chuàng)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
- 今年百姓杯飯足,敢不祝公長(zhǎng)命篇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賀江宰生朝
- 門外送車今歲輛,筵中祝酒已三行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魏叔華歸杭州得行字
- 遂扶晨策陵嶇嵌,要識(shí)祝融真面目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登上封半山而霧大起嘆而有作
- 捏合起來無處藏,{上祝下土}著磕著埋沒你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熱血相噴,痛拳相{上祝下土}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雪峰輥出三個(gè)球,{上祝下土}著嵩山破灶墮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七十六首
- 握手臨路岐,贈(zèng)言以為祝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贈(zèng)別
- 南岳諸峰七十二,惟有祝融峰最高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登祝融峰
- 孤臣淚結(jié)冰稜稜,兩宮祝發(fā)傳佛燈。 -- 出自宋·嚴(yán)日益·題汪水云詩卷
- 六十門生焚蕙炷,再拜祝公如衛(wèi)武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王樞使生辰
- 芙蓉嶺下中平村,中有祝氏居其源。 -- 出自明·舒頔·適耕堂(周禹錫云:“極昌黎。”)
- 清狂混酒人,長(zhǎng)唄疑祠祝。 -- 出自明·虞淳熙·哭許阿大靈長(zhǎng)
- 常疑子善幻,他技雜符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(zèng)眼醫(yī)天彥若
“祝”同音字
- 助
- 拀
- 曯
- 祝
- 著
- 蕏
- 藸
- 褚
- 諸
- 麆
- 篴
- 逐
- 帾
- 竺
- 陼
- 逫
- 窋
- 苧
- 苧
- 乼
- 朱
- 杼
- 洙
- 钃
- 鸀
- 迬
- 注
- 舳
- 丶
- 主
- 佇
- 佇
- 住
- 侏
- 劚
- 劯
- 囑
- 囑
- 坾
- 墸
- 壴
- 孎
- 宔
- 嵀
- 拄
- 斸
- 柱
- 柷
- 株
- 櫧
- 樦
- 橥
- 櫧
- 櫫
- 欘
- 殶
- 渚
- 潴
- 濐
- 瀦
- 灟
- 炢
- 炷
- 燭
- 煑
- 煮
- 燝
- 燭
- 爥
- 豬
- 珠
- 疰
- 瘃
- 眝
- 矚
- 矚
- 砫
- 硃
- 祩
- 秼
- 竚
- 竹
- 笁
- 笜
- 筑
- 筯
- 箸
- 築
- 篫
- 簗
- 紵
- 紸
- 絑
- 纻
- 罜
- 羜
- 翥
- 茱
- 茿
- 莇
- 蓫
- 蛀
- 蛛
- 蝫
- 蠋
- 蠩
- 蠾
- 袾
- 註
- 詝
- 誅
- 誅
- 諸
- 豬
- 貯
- 貯
- 跓
- 跦
- 躅
- 軴
- 邾
- 鉒
- 銖
- 鋳
- 鑄
- 銖
- 鑄
- 飳
- 馵
- 駐
- 駯
- 駐
- 鮢
- 鯺
- 鱁
- 鴸
- 麈
- 鼄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𣏗
- 𤲑
- 𦬸
- 𧈚
- 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