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在第9個字的詩句
祖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朝廷托耳目,立法由祖宗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讀楊宮詹與屠太宰論事札子
- 又不見驪山筑墳葬祖龍,牧兒盜入焚其中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得東南書報亂后東都故居猶存而州北松槚亦無
- 山名芒碭勢穹崇,漢祖嚴祠翠靄中。 -- 出自宋·陳剛·碭山懷古
- 或云百里間,始見江祖石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追賦秋浦
- 草根滿地皆靈藥,鼓祖偓佺曾到來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古仙洞
- 從夫榮荷西清橐,隨祖恪共南澗蘋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信國魯夫人挽詩二首
- 九筵五室儀章舊,一祖三宗侑典新。 -- 出自宋·程無鳳·寶佑五年史院修高孝光寧四朝國史成上進九日
- 要是秦漢間,良醫所祖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素問十六首
- 青溪元是歙東鄉,吾祖于時肯寶黃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
- 武忠棣華眾,皆有遠祖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呈呂使君留卿
- 函關初未入,氣已吞祖龍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讀荊軻傳
- 講道未凋零,猶堪續祖燈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寄僧珦潛山
- 與子元同姓,何勞問祖翁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既為誼夫賦墳廬詩乃蒙和韻再成十首為謝兼簡
- 運協中天數,人欣太祖孫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聞車駕幸金陵二首
- 不妨聲色海,徑造佛祖地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和光亭
- 努力辦己事,追駕佛祖肩。 -- 出自宋·胡珵·題定山梵放軒
- 太子介使招忽往,高祖問省心先知。 -- 出自宋·黃大受·讀四皓傳
- 中祖潁川襲遠封,東祖西祖復于濟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積善堂詩
- 馮宿卬歲時,隨父廬祖墳。 -- 出自宋·樂史·慈竹
- 宿弊如毛費除蠲,仁祖良規人所便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徐大宰生日
- 照人風骨清如玉,振祖家聲遠若雷。 -- 出自宋·林致誠·和駱華分水嶺詩
- 耳孫文采方高蹈,鼻祖聲名更盛傳。 -- 出自宋·劉琯·題清芬閣
- 百花頭上和閏手,乃祖聲名似孝先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劉中齋孫歸三衢
- 短棹泛濤江,清觴歡祖席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重五日出都門詩
- 望前一日正芳春,我祖當年慶誕辰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付二郎
- 從來筆同天人事,佛祖如何以貨居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再答吳仲登三絕
- 達得人空法空,未稱祖師家風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泰·偈十三首
- 不是世間法,亦非西祖意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靈山這裹,佛來也著,祖來也著,手中拄杖,權且架閣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要作破家兒孫,宜把祖燈吹滅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宗師一等把宗綱,魯祖垂慈太著忙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頌古
- 竹篦付了復何為,佛祖當頭劈面揮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付凈徹首座竹篦
- 人天道大梅陽老,佛祖功恢臨濟宗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牛關馬頭出沒,佛病祖病痛除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典午和尚贊
- 佗年布袋重開口,佛祖依前不奈何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寄體首座
- 醯羅正眼塵中現,列祖玄機格外提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答葛通判
- 自彰丑惡自涂糊,佛祖仰望俱失色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最明夢一善知識教訓堅固參禪醒后親繪供養越
- 佛佛授手無多子,祖祖相傳似海深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寄海藏主
- 達磨不曾來東土,二祖亦不往西天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送真藏主
- 進退全機變,從衡振祖風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十八首
- 方方一丈牯牛欄,佛祖驅來要透關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起凈慈方丈
- 從茲獨據雄峰頂,佛祖低頭聽指揮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頌古五十五首
- 橫擔楖栗走諸方,佛祖玄關路轉長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日本然上人1
- 單提破钁頭邊事,佛祖當機不見蹤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隱山
- 七佛承承竟何據,六祖忉忉空碗鳴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送趙龍圖歸西明
- 驀生做處難名狀,佛祖當頭聽指揮。 -- 出自宋·釋師體·偈頌十八首
- 龐公孰謂問頭親,馬祖言猶泥齒唇。 -- 出自宋·釋師一·頌古十八首
- 說禪說道易,成佛成祖難。 -- 出自宋·釋曉聰·偈
- 非吾獨了西來意,竹祖桐孫盡入玄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二十八代西天記,祖祖相傳無別智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