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在第12個字的詩句
祖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公歸為三徑松,取節(jié)荊軻讎祖龍,平生大義要其終。 -- 出自宋·潘從大·疏齋以舊作題淵明歸來圖詩見贈依韻奉和
- 幸自家風皇極教,未消宗派祖師圖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觀富鄭公及東坡穎濱無垢著名禪派口占
- 個中消息無人會,愿聞提唱祖師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僧某·偈
- 拶倒幾回扶不起,未嘗說著祖師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送鹿野珍禪友還七閩
- 不依本分要參禪,賣了山前祖父田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送化主
- 趙州親見南泉,百丈曾參馬祖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八萬四千毛竊裹,如來禪與祖師禪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病翁
- 不貪陜府欄邊草,肯遍耕翻祖父田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鐵牛
- 粥后放參三下鼓,孰能更話祖師禪。 -- 出自宋·釋齊岳·偈
- 芻狗吠時天地合,木雞啼后祖燈輝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偈頌三十六首
- 蘿月四窗云萬壑,見成一片祖師心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聲色純真渾聲色,無端花擘祖師心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本是儒家閑戲劇,剛言漏泄祖師機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才見廣安軍人,便憶破庵師祖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無盧靈云徒說悟,一生埋沒祖師心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倒跨楊岐三腳驢,踏破山前祖父田園,一片兩片,四五六七片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碧眼黃頭爭品弄,無端花擘祖師心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莫寫溈山僧某甲,恐人誤作祖師圖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題直夫牛圖
- 才得柄霸入手,便要呵佛罵祖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禪房十事·拂子
- 不惟斬得貓兒,也解煞佛煞祖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禪房十事·戒力
- 莫寫溈山僧某甲,恐人悟作祖師圖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題老融群牛圖
- 不學寒山落韻詩,翻身來透祖師機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贈凈書狀
- 因悟維顛匪一繩,遂無心續(xù)祖師燈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因悟
- 者事直下分明,當處超佛越祖。 -- 出自宋·釋文準·偈十二首
- 盡謂單傳并直指,誰知總被祖師謾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頌古六首
- 渡馬渡驢都莫問,等閑奪得祖師名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菩提橋
- 歸舉清涼答佛話,教娘知有祖師機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送超禪人歸省親
- 拂拭藤枝倚床畔,隄防人問祖師禪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送鎮(zhèn)知客
- 不咽眾生血味,便敬六親九祖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達理歌
- 爭如吃飯著衣,此外更無佛祖。 -- 出自宋·釋淵·偈
- 求悟若學資生,個個成佛作祖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六十七首
- 若不毀謗禪道,便是呵罵佛祖。 -- 出自宋·釋允韶·偈七首
- 三世佛護持為之頂相,歷代祖傳受為之命根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兩莖眉現(xiàn)燄光身,百草頭揚祖師意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根根塵塵兮元自現(xiàn)成,佛佛祖祖兮何勞施設(shè)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權(quán)寶不到處,賓主歷然時,佛祖無門著眼窺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著腳處寸草不生,著眼時佛祖掃地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抹過村草步頭,直下挨肩佛祖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保寧勇和尚贊
- 寂寞查從恰四年,不曾談著祖師禪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祖典座往南岳
- 連核和皮,一咬百雜碎,元來祖意教意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似恁趣向乘疎,如何傳燈繼祖。 -- 出自宋·釋祖先·本禪人請贊
- 坐對青山不知老,學人休問祖師禪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題法喜院是院一瓦一木皆自能師手而師丈室惟
- 鄉(xiāng)心固憶張翰膾,壯志還思祖逖鞭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謝淅東趙憲使
- 可惜大江如舊日,苦無人著祖生鞭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西津渡
- 是間雖住亦非住,奔軼常行祖師處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龍翔真歇和尚求詩贈一首
- 受肥遁以就閑兮,阮萬齡之祖孫。 -- 出自宋·孫因·越問·隱逸
- 懷鉛共嘆楊雄老,鞭馬今輸祖逖先。 -- 出自宋·汪應辰·分韻送胡丈歸建安
- 不令自賦歸去來,更以新詩祖行色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昌國秩滿次陳糾祖行韻一首
- 此去上還官印綬,卻來傳授祖師衣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廣中二首
- 幾甌粥借鄰僧飯,一瓣香尋祖佛風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辟方丈地供香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