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在第7個字的詩句
碧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街南酒樓粲丹碧,萬頃湖光照山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記戊午十一月二十四夜夢
- 橋北潦收波淺碧,埭西霜近葉微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晨起頗寒飲少酒作草數幅
- 亭亭孤塔遠天碧,曲曲深巷斜陽明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乍晴風日已和泛舟至扶桑埭徘徊西村久之
- 欲持藤榼沽春碧,自傍朱欄翦牡丹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翦牡丹感懷
- 小屏風疊圖遙碧,古錦囊書榻硬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靜院
- 漁艇往來春浪碧,人家高下夕陽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近村
- 僧廬土木涂金碧,四出徵求如羽檄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僧廬
- 銀河斜界曉天碧,璧月下入秋江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醉中夜自村市歸
- 城高跨樓滿金碧,下聽一溪寒水聲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
- 攜茶臘月游金碧,合有文章病茂陵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游池州林泉寺金碧洞
- 空目斷、遠峰凝碧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傾杯·鶩落霜洲
- 漁市孤煙裊寒碧,水村殘葉舞愁紅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雪梅香
- 采玉采玉須水碧,琢作步搖徒好色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老夫采玉歌
- 行到月臺逢翠碧,背人飛過子城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江寧府園示元度
- 場黃堆晚稻,籬碧見冬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歷陽書事七十韻
- 山城少人江水碧,斷雁哀猿風雨夕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泰娘歌
- 煙開鰲背千尋碧,日浴鯨波萬頃金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源中丞充新羅冊立使
- 夜雨染成天水碧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粉蕊丹青描不得
- 風簾春卷秋空碧,剩見西山數嶺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題嵩巫亭
- 嵩嵐久不見,寒碧更孱顏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又行次作
- 歲星偷得桃枝碧,董奉栽成李子丹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程給事贈虞道判六首
- 仙衣染得天邊碧,乞與人間向曉看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牽牛花
- 魚鱗甃空排嫩碧,露桂梢寒掛團壁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秋興九首其四擬李賀
- 壁間泉貯千鍾碧,門外天橫數尺青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孫莘老游龍洞寄孫傅師
- 四海競如此,金碧照萬里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四民詩其三·工
- 野水有波增澹碧,霜林無韻濕疏黃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賦得秋雨
- 臘雪未消宮樹碧,早鶯聲在萬年枝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辛春日詞·御閣
- 草芽并作傷心碧,只欠先生屐子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庚戍正月三,約同舍游西湖十首
- 天開云霧東南碧,日射波濤上下紅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揚子江二首
- 今日四株高下碧,相承一樣八千春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賀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十首
- 猶爭新漲一篙碧,遮莫飄蕭二十分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閶門外登溪船五首
- 蕉葉半黃荷葉碧,兩家秋雨一家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秋雨嘆十解
- 千竿修竹一江碧,只欠梅花三兩枝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尤延之山水兩軸二首
- 茂林修竹君鬊碧,折葦枯荷我鬢秋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沈虞卿秘盬修撰將漕江東二首
- 菊黃霜換紫,樹碧露揉紅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觀化
- 池面得風呈縐碧,梅須經雨褪危黃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休日城上三首
- 未霜楊柳秋猶碧,既雨芙蓉晚更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久雨妨於農收,因訪子上有嘆
- 歸到鴈湖秋水碧,萬斛酒船觴九客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李季章中書舍人石林堂
- 云翻孔雀金花碧,日射鴛鴦玉瓦紅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早謁景靈宮
- 逆血腥膻化為碧,空馀風雨鬼啾啾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龜山塔前一首
- 雞冠山青龜浦碧,松桂梢云三萬尺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孫舜俞府判瑞石圖
- 斜東見西山,粹碧無纖霧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雨後曉登碧落堂
- 已晚相逢半山碧,便忙也折一枝黃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野菊
- 有鳥有鳥群翠碧,毛羽短長心并窄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有鳥二十章
- 書得眼昏朱似碧,用來心破發如絲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郡務稍簡,因得整比舊詩,并連綴焚削,封章
- 漫暗水,涓涓溜碧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霓裳中序第一·亭皋正望極
- 金膏滅明光,水碧輟流溫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入彭蠡湖口
- 紅桃處處春色,碧柳家家月明。 -- 出自唐·魚玄機·寓言
- 故人何處草堂碧,撩亂寸心天一涯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有感
- 玉菡化生稚子,碧枝視現聲聞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初秋閑記園池草木
“碧”同音字
- 嬶
- 萆
- 薜
- 痺
- 禆
- 綼
- 臂
- 賁
- 賁
- 佊
- 佖
- 俾
- 偪
- 匕
- 咇
- 嗶
- 啚
- 嗶
- 坒
- 堛
- 壁
- 夶
- 奰
- 妣
- 妼
- 婢
- 嬖
- 屄
- 幣
- 幣
- 幤
- 庇
- 廦
- 弊
- 弻
- 弼
- 彃
- 彼
- 必
- 怭
- 怶
- 愊
- 愎
- 敝
- 斃
- 朇
- 朼
- 柀
- 柲
- 梐
- 楅
- 榌
- 比
- 畢
- 毖
- 斃
- 毞
- 毴
- 沘
- 湢
- 潷
- 滭
- 潷
- 濞
- 煏
- 熚
- 狴
- 獘
- 獙
- 珌
- 璧
- 畀
- 畁
- 畢
- 疕
- 疪
- 痹
- 皕
- 睤
- 睥
- 碧
- 秕
- 筆
- 筆
- 篳
- 箅
- 箆
- 篦
- 篳
- 粃
- 粊
- 縪
- 繴
- 罼
- 聛
- 腷
- 舭
- 芘
- 苾
- 蓽
- 荸
- 萞
- 蓖
- 蓽
- 蔽
- 蜌
- 螕
- 袐
- 裨
- 襞
- 襣
- 觱
- 詖
- 诐
- 豍
- 貏
- 貱
- 贔
- 赑
- 蹕
- 蹕
- 躃
- 躄
- 辟
- 逼
- 避
- 邲
- 鄙
- 鄨
- 鄪
- 鉍
- 鎞
- 鏎
- 鐴
- 鉍
- 閇
- 閉
- 閟
- 閉
- 陛
- 鞸
- 韠
- 飶
- 饆
- 馝
- 駜
- 驆
- 髀
- 髲
- 魓
- 鮅
- 鰏
- 鲾
- 鵖
- 鷝
- 鷩
- 鼊
- 鼻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𠓵
- 𠨒
- 𠨘
- 𡚁
- 𡚤
- 𣦢
- 𤐸
- 𤗚
- 𤹝
- 𧥑
- 𨐨
- 𨢡
- 𨻼
- 𪐄
- 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