碑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碑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寂寞當時修禊處,一間老屋兩殘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禊亭
- 阮公托醉勸進表,龐老無名受禪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讀阮籍傳一首
- 平生二事尤堪記,應有名公與撰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哭林晉之判官
- 春風蕭寺同登塔,落日荒臺共讀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憶毛易甫薛子舒
- 流芳斜谷出師表,遺臭樊城受禪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芳臭
- 今無百斤金買賦,古有九千縑作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老嘆一首
- 烏虖盧母哀榮甚,何必人題墓上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盧母黃太孺人
- 肯伴主君來過嶺,不妨扶起六如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題六如亭
- 自憐日暮天寒客,不到林間讀隧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趙清獻墓
- 歇馬獨來尋故事,逢人唯說峴山碑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過襄陽上于司空頔
- 暫入松門拜祖師,殷勤再讀塔前碑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雙峰寺得舍弟書
- 詩章好奏周文廟,字法宜磨魏武碑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張宗益工部知相州
- 四始昭垂棠棣詩,九江屹立義門碑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寄題安福朱景源景云所居二首
- 丙中甲上奇章石,水底山巔杜預碑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虞憲日近即事五絕
- 墓前共榦直能奇,勾引先生讀斷碑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白羊同行五六登無盡墓入義方傳慶寺讀鍾離公
- 欹斜竹屋羲之宅,磨滅經幢率府碑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蕺山戒珠寺寺王右軍故居也
- 縠渚美為長飲水,金山高作受降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賀鄭使君
- 我恐江淹五色筆,作不立此碑之碑文不得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荊南府主三讓德政碑
- 一曰:勸君不用登峴首山,讀羊祜碑,男兒事業須自奇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盧舍人三首
- 枕上已無鄉國夢,囊中猶挈石頭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新羅衲僧
- 到此空思吳隱之,潮痕草蔓上幽碑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石門戍
- 生前是客能投卷,死后何人為撰碑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聞高舍人錫下世
- 毛義動容初捧檄,太邱積德舊刊碑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表弟章廷憑得象知邵武軍歸化縣
- 綵鳯翩翻巢綺閣,靈龜夭矯冠金碑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龍圖閣會宴應製
- 幽鳥自啼檐際樹,夕陽空照路傍碑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雙廟
- 喬木尚傳錢相宅,蒼苔已上岳公碑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四月四日偕蜀郡袁景文大梁程沖霄益都張翔遠
- 老夫來草平蠻策,先寫新封楚國碑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回上張太尉(一云“謝賜玳瑁筆見征楚國公碑
- 劍藏玉幾山中記,筆記玄卿天上碑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和蔡彥文題虞伯生張伯雨倡和帖
- 但愿君王重吉甫,朝廷再樹中興碑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石鼓歌
- 蜀藤新進松花紙,臨出曹娥江上碑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停舟我亦艱難日,畏向蒼苔讀舊碑。 -- 出自清·陳恭尹·崖門謁三忠祠
- 金陵往歲同窺井,峴首前秋共讀碑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體休
- 秦家故事隨流水,漢代高墳對石碑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晚發咸陽,寄同院遺補
- 澤在生民功社稷,堯文更揭墓前碑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挽故司徒侍中贈尚書令韓魏公三首
- 使君自有文章手,能與山川作好碑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程公辟郎中知洪州二首
- 荒榛日莫倚筇時,嘆息危亭北海碑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讀李邕碑
- 何人借與云巖石,化作人間墮淚碑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書孔伯紹題壁后
- 壯懷自感中流楫,舊受今存峴首碑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寶學連公挽詩二首
- 隱侯文治知何用,千古端羞墮淚碑。 -- 出自宋·潘良貴·仆讀沈約傳怒其緩頰賣國發上沖冠然古今人每
- 可能衛霍年年出,不及燕然一片碑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塞下曲二首
- 豈料一朝成奄忽,空傳南國去思碑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挽李季文二首
- 家聲況是鈞公裔,文采還高幼婦碑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李光祖二首
- 此生不愧先君死,后世應傳寡婦碑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辛亥上冢
- 九歌合繼湘妃些,千古塵昏幼婦碑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謁曹娥祠
- 忠籌屢畫平戎策,宦跡常留墮淚碑。 -- 出自宋·沈端節·挽于湖
- 哀榮終始誰能及,百世旌忠傾德碑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陳文恭公挽詞
- 千里佳城空望斷,他時歸哭峴山碑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姜秘監挽詞
- 先世前蹤不可追,君從何處得全碑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嵩岳圖
- 州縣小試囊中錐,政績今在眾口碑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伯舅汪運干
- 儒榮名堂本訓辭,大書流詠見豐碑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寄題臨江徐秘閣儒榮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