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在第14個字的詩句
真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府中杯棬強(qiáng)我富,案上苜蓿知吾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飲餞王鞏
- 敲門訪我何逡巡,頭蓬面垢氣甚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葆光蹇師游廬山
- 少年椎埋起黃塵,晚歲折節(jié)依仙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潁川城東野老
- 百年迅速何曾住,方寸空虛老更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予昔在京師畫工韓若拙為予寫真今十三年矣容
- 莫道羊裘欠圖畫,丹青難寫子陵真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釣臺
- 我疑此畫即其人,有時以酒陶天真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趙尊道郎中出示唐畫四老飲圖滕賢良有詩亦使
- 老仙醉吸墨數(shù)斗,吐出梅花個個真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墨梅 其一
- 過從時有相嗔怪,不解潛夫意思真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異鄉(xiāng)
- 夜來漫踏前村雪,雪里梅花認(rèn)得真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三七
- 徐公手摹烽火塵,金陵近刻殊失真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申屠子迪篆刻卷
- 江花繞屋廳事近,煙樹連城野趣真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王克敏之安豐錄事
- 少年哀樂過于人,歌泣無端字字真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
- 他年莫用黃金鋳,傳在人間此逼真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內(nèi)翰出龍眠居士寫真圖
- 西家一斛黃華酒,沈醉吳音賀季真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九日張謀父席上
- 寄聲故國群兒輩,潦倒塵埃賀季真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僧云還吳興
- 華陽山雨拂輕塵,獨步煙霞訪隱真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華陽洞
- 掉臂何妨入隱淪,高賢應(yīng)總貴全真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雜興四首
- 酒渴已醒時味薄,獨援詩筆得天真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雪三首
- 麝香眠后露檀勻,繡在羅衣色未真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山舍小軒有石竹二叢鬨然秀發(fā)因成二章
- 玉人貪睡墜釵云,粉消香薄風(fēng)天真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憶江南·云歲迎春樓上月
- 玉人貪睡墜釵云,粉消妝薄見天真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憶江南(二首,與本調(diào)不同)
- 滋榮冬茹濕常早,澗澤春茶味更真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趵突泉
- 父母雙飛緊相隨,雛知返哺天性真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思親歌
- 孤枕寒生好夢頻,幾番疑見忽疑真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庚申秋夜予臥病孤山閑讀虎關(guān)女郎秋夢詩悵然
- 上方僧在時應(yīng)到,笑認(rèn)前銜記寫真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證因亭
- 自傷衰颯慵開鏡,擬與兒童別寫真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新歲對寫真
- 吾君夢卜偶未到,勿學(xué)君平與子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·感
- 徐公精筆老生神,石刻猶能妙奪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子高有徐浩詩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數(shù)本石有微
- 易生畫筆世所珍,麞猿滿壁皆逼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題太原能判楊郎中新買水北園
- 洛下衣冠愛惜春,相從小飲任天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潞公真率會詩
- 厚於太古暖於春,耳目無營見道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醉
- 好賢何啻三薰貴,求寶方知百汰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景仁夜讀試卷
- 昔日相逢猶是夢,今宵夢里更非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夢稚子
- 臥病高齋倚葛巾,陌頭何地著清真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臥邸寄帥思南
- 眼處心生句自神,暗中摸索總非真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論詩三十首
- 古雅難將子美親,精純?nèi)Яx山真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論詩三十首
- 大道三十有二傳,傳到天臺有悟真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快活歌二首
- 生來挺挺其精神,所適性癖窮天真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純陽會
- 速須(毯炎換及)雨如傾盆,鶴林真人事奏函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禱雨有應(yīng)寄鶴林
- 絳闕清都舊姓名,此生落魄任天真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慵庵
- 行囊不是吳箋少,問倩誰、去寫花真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高陽臺·宛轉(zhuǎn)憐香
- 山桃野杏能紅紫,醉眼相看意自真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送李子庚之金陵
- 四十無聞懶慢身,放情丘壑任天真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暮春感懷
- 詩旨未能忘救物,世情奈值不容真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自敘
- 碧云飛處詩偏麗,白月圓時信本真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酬靈徹上人以詩代書見寄
- 如青女、謾同素質(zhì),笑姑射、難并天真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綠頭鴨/多麗
- 夜來彷佛高唐夢,獨恐行云意未真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劉武僖題名后
- 湖上悠然度幾春,勇拋榮祿遂天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洪州致仕李國博
- 所宜踴躍發(fā)奇策,嘉名定體庶得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潘供奉承勛
- 上字黃封誰可識,偷傳王氏法應(yīng)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正仲寄酒因戲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