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在第13個字的詩句
真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言立豈徒規后學,書存端可識真源,瓣香再拜公應鑒,自愧傳衣忝嫡孫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拜尹和靖先生墓
- 江表唯傳君子營,劍沖牛斗疏真宰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杜侯行
- 四海無波八表臣,恭聞今歲禮真身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聞迎真身
- 不聞天上來謫仙,自是人間授真訣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同顏使君真卿清風樓賦得洞庭歌送吳煉師歸
- 溪過石橋為險處,路逢毛褐是真人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送端上人游天臺
- 應為能歌系仙籍,麻姑乞與女真衣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黃鶯
- 得向游人多處畫,卻勝澗底作真松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傳經院壁畫松(一本題上有西蜀凈眾寺五字)
- 何必銀臺號三昧,此中更好味真如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族弟日華寄編修諸學士之什
- 河朔叛臣驚舞馬,渭橋遺老識真龍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明皇
- 莫道長安貧似磬,緣階繞砌盡真珠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真珠花
- 細事亦參齊和論,大還長勘娛真篇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山中
- 烏巨山前談實諦,江郎巖畔逗真機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游衢州烏巨山乾明寺
- 怪底青云懶著鞭,年來馀事覺真詮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廣東憲十絕
- 派別九仙綿慶胄,運逢千載毓真賢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賀鄭漕三首
- 更憶依人兩烏鵲,朝朝飛下映真閣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寄贈天臺石橋京行人
- 但向函關迎老子,不知鄭圃有真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居仁與季言論養生方往叩之而原仲詩有金花充
- 欲寄勤渠問仙李,玄關底處是真歸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居仁報李季言論養生之益
- 善財童子何許來,五十三參見真諦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光相寺
- 人生如白駒之過隙,若不痛飲真可惜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幽州月夜酒邊賦西湖月
- 牛蒡葉齊羅翠扇,鹿黎花小隘真珠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浣溪沙
- 想見溫泉初出浴,六宮遙指太真來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追和東坡梅花十絕
- 依倚春風雨凈瓶,暮林搖落避真清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梅花和黃覺民四首
- 想見溫泉初濯玉,侍兒嬌擁太真妃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趙積中白蓮三首
- 六軍敢怒誰敢呵,馬足空污太真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天寶歌和魏定公文次韻
- 漚波亭上風日靜,想像天廄圖真龍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子昂五花馬圖
- 老增撞斗何足為,鴻門突立衛真主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趙公子舞劍歌
- 美人凌空躡飛步,步上山頭小真墓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花游曲
- 莫教纖手嗅東風,誰畫生香與真態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省掖觀梅和宋草堂韻
- 初疑傲睨意骯臟,稍久漸覺情真淳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贈許白云
- 早與元妃慕至化,同躋靈岳訪真仙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丈人觀
- 既協翠泉光寶命,還符白水出真人。 -- 出自唐·姚崇·郊廟歌辭·享龍池樂章·第一章
- 閑憶遺民此心地,一般無染喻真空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江寺春殘寄幕中知己二首
- 好進梵文沾帝澤,卻歸天策繼真風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譚三藏入京
- 興去不妨歸靜慮,情來何止發真風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吟興自述
- 勝業莊中二桑門,時時對坐談真如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觀放魚歌
- 天雨曼陀羅花深沒膝,四十千真珠瓔珞堆高樓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觀放魚歌
- 離人不忍到此處,淚娥滴盡雙真珠。 -- 出自唐·莊南杰·春草歌
- 離別莫言關塞遠,夢魂長在子真家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海上懷華中舊游,寄鄭縣劉少府造、渭南王少
- 俗吏何嘗知大體,清朝方急用真儒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胡則大學正滿秩趨京賦詩為贈
- 天子思賢共政涂,中臺前日得真儒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贈太子少師元章簡公拘詞
- 蕙帳蘿筵兮洞元室,秘而幽兮真可吉。 -- 出自唐·盧鴻一·嵩山十志十首·洞元室
- 二公絕藝人所惜,懷素傳之得真跡。 -- 出自唐·王邕頁·懷素上人草書歌(一本作王邕詩,今從統簽另
- 不奈雪花苦相誤,梢頭無處認真梅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和汪正夫梅
- 高樓張旗鬧煮酒,沉香滿榼金真珠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通州雨夜寄孫中叔
- 為問桃花巖下客,有田肯貰子真無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謝病
- 上得山來過石門,謁靈特地乞真言。 -- 出自宋·許將·留題徐真君祠堂東西二室
- 熊羆俛仰隨杖屨,棘門霸月上真兒童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魚侯以上已日宴高陽偶成長句
- 更擬向,椿枝倚數,十分取一為真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漢宮春·萬六千年
- 篘玉誰今窺正色,班荊渠定賞真清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朱通判嚴上舍
- 誰與清游聯此轡,呂兄孺子最真醇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約徐呂二友訪凈慈老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