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在第6個字的詩句
百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貳觴猶翼翼,百拜愈乾坤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明堂慶成二十韻
- 也解分身千百億,從來一月印千江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予久欲游仰山而未暇行者智印寫真索贊
- 馬負羲圖二百春,榮光猶屬大河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賀胡邦衡除龍圖閣學士且為六月三日眉壽
- 郭釜知藏幾百杯,韋籯何止一尊罍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秋官少常伯失杯復得乃好客之報來詩誤認天意
- 食菜曾饕三百囷,種花重看一番新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去年孫從之示玉蕊佳篇時過未敢賡和今年此花
- 四海止齋老,百世水心翁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水調歌頭·四海止齋老
- 萬卷不堪煮,百懷空自煎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初夏
- 金湯棄去七百里,珠玉走盡六十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游考功將漕夔門七絕
- 麥飯熟時蠶百箔,山中啼鳥識豐年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李參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絕
- 掎角中原二百州,熟知彼已是良籌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益昌次費伯矩贈行韻五首
- 愛民如緣竿,百尺頭進步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壽程宰三首
- 一釂聊復爾,百懷故依然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寓興
- 聚雁沙平江百折,養鵝水暖柳三眠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仲禹迓叔禹西歸韻二首
- 掌上煙川三百里,蜀都風物似吳都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青渠追和宋金都壁間韻
- 水墨枕屏三百里,斜陽屬玉一雙來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敞云樓二絕
- 萬里一天碧,百懷雙鬢秋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答隆慶李守
- 犖砍嵚岑轉百盤,峽天深處得平寬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東屯
- 深山風雨幾百秋,直干云漢大蔽牛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官采木
- 四朝天下老,百世后溪翁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后溪挽詩二首
- 羅浮高哉四百四十有二峰,三峰最高拔起金芙蓉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羅浮高壽崔制置
- 更愿春蠶一百箔,賣新得價絲貴樂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禽語
- 六經源岷嶓,百家派渭涇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潛同年調官歸
- 去思香火幾百祀,叢廬風雨寒蕭蕭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唐何循吏廟
- 一塵空水月,百念老霜風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洗研
- {上竹下彌}百丈幾牽掣斷,鐵三腳已撼搖浮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包港風濤二首
- 百一聚一車,百行根一誠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參政李公以勤謹和緩勵后學江憲益以公廉忠信
- 四世環疊采,百年酣累觴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挽萬登仕
- 力微責任重,百慮加一身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遷陽道中奉寄陽正臣同年
- 大凡斂貨財,百姓若外府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許寺丞知古田縣
- 皇家太平幾百載,正當鑒古修紀綱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四賢一不肖詩·右歐陽永叔
- 各攜編軸幾百幅,互以理要充詞章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柯祕書三子歸泉應詔
- 解與塵心消百事,更開新焙煮靈芽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晝寢宴坐軒憶與蘇才翁會別
- 肯定秦皇功百代,判宣孔二有余辜。 -- 出自·郭沫若·春雷
- 紅顏尚焦土,百萬無容惜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
- 大軍從北來,百姓聞驚惶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
- 東老遺風且百年,鄉評猶嘆子孫賢。 -- 出自·張衡·題東老庵
- 翔翼一如鶚,百辟莫不懼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貽王侍御出臺掾丹陽
- 四履封元戎,百金酬勇夫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觀范陽遞俘
- 千門漢王宮,百里周王苑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秋次霸亭寄申大
- 群方趨順動,百辟隨天游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述華清宮五首
- 古交如真金,百煉色不回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意九首
- 幽并兒百萬,百戰未曾輸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塞上曲七首
- 白趾碧目,數百瀟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入馬頭山
- 一條黳玉重,百兩紫金輕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拄杖上王使君
- 君不見頃者百官排闥赴延英,陽城不死存令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張拾遺赴施州司戶
- 一身無所解,百事被他嫌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多少般數人,百計求名利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趙國林亭二百年,綠苔如毯葛如煙。 -- 出自唐·韓琮·題圭峰下長孫家林亭
- 雨露涵濡三百載,不知誰擬殺身酬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辛酉歲冬十一月隨駕幸岐下作
- 一朝市義還,百代名獨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詠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