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在第4個字的詩句
百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老檜真百尺,疏竹疑千畝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遺老齋絕句十二首
- 暗添珠百倍,潛感兔多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中秋夜八絕
- 輕帆過百步,船底驚雷翻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
- 古檜長百尺,翠竹森千竿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初筑南齋
- 水泉沸,百草爛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六太白山祈雨詩五首
- 雨既止,百谷復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六太白山祈雨詩五首
- 人生無百年,所欲知有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王適寒夜讀書
- 稍去千百竿,欲廣西南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閉居五詠其五移竹
- 居僧三百人,飲食安四體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泰山四首 靈巖寺
- 反秋尚百日,花葉隨風翻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盆池白蓮
- 虛樓三百間,正壓江潮白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金山寄揚州鮮于子駿從事邵光
- 道俗數百人,請聞海潮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適游真如寺
- 昨日一百五,老穉俱食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新火
- 長松看百尺,畫像留三嘆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游甘露寺
- 陰陽造百物,偏此愚不爽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竹(鼠卯)
- 良田四百頃,所食常不充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詠史四首
- 弟子數百人,散在十二州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詠史四首
- 渡江來、百年機會,從前未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賀新郎·憶把金罍酒
- 一日一百刻,能得幾刻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夢中亦役役
- 垂虹五百步,太湖三萬頃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松江舟中四首荷葉浦時有不測末句故及之
- 到今五百年,知公尚無恙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杜甫祠
- 開辟幾百載,登臨第一籌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諸侄孫登白峰觀海上一景
- 平生五百篇,無人為之主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祝二巖
- 上下二百位,尊卑五世人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歲旦族黨會拜
- 三年寄百書,幾書到我屋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懷家三首
- 埋冰或百年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登廬山詩
- 埳壈懷百憂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結客少年場行
- 以此窮百年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貧賤苦愁行
- 丹蛇踰百尺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苦熱行
- 君不見百里奚飯牛而牛肥,胸中經緯無人知;又不見老甯戚時不時兮長嘆息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飯牛圖
- 田橫五百人安在,難道歸來盡列侯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詠史
- 過壯纏百痾,余生托兒乳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留別龜山白禪老兼簡楊居士介
- 十代六百年,人間換陵谷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蘭陵王碑陰
- 日俸才百錢,鹽齏猶不供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除夜嘆
- 累土三百尺,流火二千年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叢臺歌
- 茫茫六百年,風雨生莓苔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和張謀父游石佛山觀魏太武書
- 閑來斗百草,度日不成妝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王家少婦
- 垂旒御百神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雅樂歌 皇雅 一
- 七梁七百始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鞞舞歌 明之君 一
- 匪徒七百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宗廟登歌 五
- 興亡幾百年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登北固樓詩
- 薦羞雖百中國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詠竹檳榔盤詩
- 率茲八百驅十亂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鼓吹曲 道亡
- 匪惟七百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梁明堂登歌 歌赤帝辭
- 選士皆百金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侍宴樂游苑餞呂僧珍應詔詩
- 雙玉斗,百瓊壺,佳人歡飲笑喧呼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金錯刀·雙玉斗
- 天臺五百尊,方寸皆明月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賡僧韻
- 獻陵三百里,寤寐禱時清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丁巳元日
- 宜然三百載,民物仰威神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英宗皇帝挽歌辭三首
- 豈徒勞百骸,消鑠侵天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君倚藤床十二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