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9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吳王城外石湖邊,云白山青花滿煙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海夷八首(嘉靖甲寅)
- 月黑耕人語,隔河見白馬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宗將軍戰(zhàn)場歌十首
- 竹徑歸黃犢,柴門度白鷗。 -- 出自明·魏觀·寧國溪上(四首)
- 短籬疏雨正離披,淡白深紅朵朵宜。 -- 出自明·魏時敏·賞菊
- 老去仍青眼,吟多易白頭。 -- 出自明·魏時敏·和王文偉
- 海樹含青雨,江鴻帶白煙。 -- 出自明·吳鼎芳·寄懷王元直
- 若從后圃論高節(jié),梨白桃紅孰取材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竹
- 滿地已黃葉,他鄉(xiāng)應白頭。 -- 出自明·吳夢旸·中秋日趙文度過小飲
- 今夕復何夕,三山皆白鸞。 -- 出自明·吳哲·夜雪有懷范玉厓叔中朱滄洲孟辯
- 幼與孫炎交,于今俱白首。 -- 出自明·夏煜·哀孫炎
- 去年天山歸,皎皎照白骨。 -- 出自明·象元淑公·關山月
- 剪燭臨清夜,開軒對白云。 -- 出自明·蕭翀·奉呈子高劉先生
- 晚筆青山剩語,春沙白鷺余杯。 -- 出自明·雪江秀公·舟還(二首)
- 隔浦玉幢金剎,過橋白石青松。 -- 出自明·雪山法師·山居詩
- 曲徑沿流上下,蒼苔白石磷磷。 -- 出自明·晏鐸·九峰山行(二首)
- 黑云上有白云行,白白黑黑兮重復輕。 -- 出自明·楊循吉·金山寺避暑望雨作戲效玉川子體
- 兼以疾雨至,昏黑迷白晝。 -- 出自明·楊循吉·鵝湖口大風雨
- 嗚呼二歌兮歌似哭,白楊瑟瑟悲風木。 -- 出自明·虞淳熙·仿杜工部同谷七歌
- 緩踏金蓮步,新翻《白雪》歌。 -- 出自明·張璨·惱公詩題游春士女圖
- 橫溪別業(yè)錦云鄉(xiāng),紅白蓮花薜荔墻。 -- 出自明·張輅·贈陳士寧
- 遙鐘盡殘河,池草盈白露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旅懷
- 野道堆黃葉,人家住白云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晚行(二首)
- 潮氣連滄海,江光涌白波。 -- 出自明·張治·清溪阻雨
- 羌笛回青草,燕歌感白虹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俠客行
- 滿路皆黃葉,諸僧盡白頭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湖上諸寺重游
- 坐久銷清夜,時危易白頭。 -- 出自明·朱應辰·秋夜
- 為說饒清事,從游盡白眉。 -- 出自明·邾經·婁東述懷寄示龍門上人玉山居士
- 終南華岳接,峨眉太白連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述行言情詩(六首)
- 昔聞董糟丘,嘗為李白天津橋南造酒樓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濟陽登太白酒樓卻寄施湖州(聘之)
- 珍重主人留客意,奴白飯,馬青芻。 -- 出自元·蔡珪?·江城子 王溫季自北都歸,過予三河,坐中賦
- 桃李務青春,誰能貫白日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長歌行
- 黯與山僧別,低頭禮白云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浦歌十七首
- 淥水明秋月,南湖采白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蔡氏五弄·淥水曲
- 君言西山頂,自古流白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杜沂游武昌,以酴醾花菩薩泉見餉,二首
- 怪我苦何事,少年垂白須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張好好詩并序
- 花枝草蔓眼中開,小白長紅越女腮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南園十三首
- 月午樹無影,一山唯白曉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感諷五首 其三
- 試問蒼官值歲寒,戴白孰與蒼然好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王督賢良松泉二詩其一·松
- 草木也知愁,韶華竟白頭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唐多令·粉墮百花州
- 十年前是尊前客,月白風清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采桑子·十年前是尊前客
- 因悲百年內,汲汲成白首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 其十五
- 不用看鏡中,自知生白發(fā)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古別曲
- 澗底束荊薪,歸來煮白石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寄全椒山中道士
- 我欲穿花尋路,直入白云深處,浩氣展虹霓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水調歌頭·瑤草一何碧
- 讀書寫字兩眼眵,斷白搔墮隨花飛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梅花
- 梧桐半死清霜后,頭白鴛鴦失伴飛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半死桐/鷓鴣天
- 能縱棹,慣乘流,長江白浪不曾憂。 -- 出自唐·張志和·雜歌謠辭·漁父歌
- 神夫化黃熊,神母化白石。 -- 出自宋·并敘·熙寧壬子八月於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
- 目極江天遠,秋霜下白蘋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秋閨
- 須識苦寒士,莫矜狐白溫。 -- 出自唐·盧象·磐蛭?>?22_5 【雜詩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