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9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火坑千丈機,詐萬端、白浪黃塵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瑤臺第一層·一點元真被妄想
- 金爐暖、灰襯云心虛白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江神子慢 詠香
- 商山諸老欣能健,頭白相期奠夏華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寄毛主席延安,兼柬林伯渠、吳玉章、徐特
- 迮飛不著詩徒作,鑷白多方老漸侵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夜坐
- 柳樹鳴黃鳥,沙堤臥白鷗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春晚湖上
- 老大今無用,吟詩了白頭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夏日遣懷
- 譬如一明珠,共贊光白圓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水施僧況歸命
- 闕下搖青珮,洲邊采白蘋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白蘋洲送客
- 唯恨魯陽死,無人駐白日。 -- 出自唐·聶夷中·公子行二首
- 家令有移帶,中郎馀白頭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七月二十七日
- 公私雨足耕疇遍,赤白囊空寒候閒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按行府城通判張太博有詩美山川風俗因繼作
- 持盃再三跪,酌我清白酧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擬王右丞瓜園
- 未覺清言減,猶堪大白浮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望仙亭晚眺
- 幸接雌黃幾,同歡清白樽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和石學士直舍晨興
- 金沙格俗終可憐,膩白嬌紅如欲滴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東園
- 豐狐晝游兮冬裘以白,龜厭淵處兮吉兇是卜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逐蛇:
- 有客悲芳芷,無人采白蘋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發崔橋
- 坐令盜肉鼠,不敢窺白晝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掛虎圖于寢壁示秸秠
- 黃金甲光照天地,大白羽箭馳風雷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拳毛駒歌
- 當時挾書兒,抱子鑷白須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黃師是梓州提刑
- 林坰敞梵剎,香煙霾白毫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上元家飲值文安君誕辰
- 老人朝睡足,起坐梳白頭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白樂天有渭上雨中獨樂十余首仿淵明予寓宛丘
- 兩頭纖纖八字眉,半白半黑燈影帷。 -- 出自唐·雍裕之·兩頭纖纖
- 想到長洲日,門前多白蘋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顧非熊下第歸江南
- 居止鄰西岳,軒窗度白云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贈楊先輩
- 圣主尊黃屋,何人薦白衣? -- 出自唐·馬戴·下第寄友人
- 萬仞冰峭折,寒聲投白云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聞瀑布冰折
- 別后如相問,滄波雙白鷗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贈別張兵曹
- 明主降黃屋,時人看白云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暨道士還玉清觀
- 日月出又沒,臺城空白云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石頭懷古
- 書劍少青眼,煙波初白頭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林處士自閩中道越由霅抵兩川
- 他日滄浪水,漁歌對白頭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將赴京師蒜山津送客還荊渚
- 城遠迷玄兔,川明辯白狼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上劉侍中
- 塔影掛清漢,鐘聲和白云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題靈隱寺山頂禪院
- 吏邑沿清洛,鄉山指白蘋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送集賢學士伊闕史少府放歸江東覲省(一作陶
- 時見雙峰下,雪中生白云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酬孟武昌苦雪
- 竦身云遂起,仰見雙白鵠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入華山訪隱者經仙人石壇
- 列嶂高烽舉,當營太白低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再赴渭北使府留別
- 寒狐嘯青冢,鬼火燒白楊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野田行 [一作于鵠詩]
- 少年隨將討河湟,頭白時清返故鄉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河湟舊卒
- 分合老西秦,年年夢白蘋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贈別李山人
- 南國水風暖,又應生白蘋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春日閑居憶江南舊業
- 斜光照疏雨,秋氣生白虹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山下晚晴
- 君去問相識,幾人今白頭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送薛據之宋州
- 煙景滿川原,離人堪白首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登山歌
- 荀氏風流遠,胡家清白齊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李萬州赴饒州覲省(得西字)
- 故國又芳草,滄江終白身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徐處士歸江南
- 靜室聞玄理,深山可白頭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暮秋重過山僧院
- 免褐方三十,青云豈白髭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陸肱尉江夏
- 相送昆明岸,同看太白峰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薛能少府任盩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