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9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幾葉別黃茅,何年依白足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題僧院紫竹
- 鴛鷺輸黃絹,場壇繞白蘋.鼎湖閑入夢,金閣靜通神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題贈高閑上人
- 比屋歌黃竹,何人撼白榆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句
- 揆己道德馀,幼聞虛白旨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自洪府舟行直書其事
- 世薄人不貴,茲山唯白云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陪群公登箕山賦得群字
- 山犬眠紅葉,樵童唱白云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亂后歸山(一作山居)
- 井徑交碧蘚,軒窗棲白云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伏蒙十七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
- 曲岸縈湘葉,荒階上白波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湖南李侍御赴本使賦采菱亭詩
- 征車隨反照,候吏映白云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句
- 嚴霜被鶉衣,不知狐白溫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酬別蔡十二見贈
- 兵法窺黃石,天官辨白榆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過隱者湖上所居
- 四支動有息,一室虛白生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與道者同守庚申
- 羸病仍留客,朝朝掃白云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次滕老莊
- 未去師黃石,空能說白珩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
- 披襟兩相對,半夜忽白晝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讀襄陽耆舊傳,因作詩五百言寄皮襲美
- 健若數尺鯉,泛然雙白鷗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銷夏灣
- 骨清猶似含春靄,沫白還疑帶海霜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酬襲美見寄海蟹
- 至今涵赤霄,尚且浴白日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初入太湖
- 殘霞入醍齊,遠岸澄白酂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添酒中六詠·酒池
- 軍門壓黃河,兵氣沖白日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從軍行
- 紅臉耀明珠,絳唇含白玉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相和歌辭·采桑
- 秋天瑟瑟夜漫漫,夜白風清玉露漙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搗衣篇
- 舊里多青草,新知盡白頭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故園置酒
- 點翰遙相憶,含情向白蘋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嚴士良侍奉詹事南游
- 明旦北門外,歸途堪白發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長安旅宿
- 鸝黃好鳥搖深樹,細白佳人著紫羅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早夏
- 風晚冷颼颼,蘆花已白頭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櫓慢開輕浪,帆虛帶白云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紅燭侵明月,青娥促白頭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歸山與酒徒別
- 飲馬逢黃菊,離家值白頭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
- 本是風流地,游人易白頭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友人游蜀
- 覆被恩難報,西看成白頭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陸郎中歸田司空幕
- 九日泣黃花,三秋悲白露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冬夜與故友聚送吉校書
- 云去低斑竹,波回動白蘋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晚次巴陵
- 古來名下豈虛為,李白顛狂自稱時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偶題
- 萬國見清道,一身成白頭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句
- 人皆仰,一門相業,清白子孫賢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彭郡宗盟
- 青鳥銜音,彩鸞迎駕,白晝傳呼王母來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柳眼偷金
- 結庵處,有青牛系柏,白鹿升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自古神仙
- 相與行歌而言曰,月白風清如許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賀新郎·十月臨皋暮
- 又爭知、長庚葉夢,太白生今夕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歸朝歡·才鼓虞弦薰早入
- 有列宿心胸,清辭太白,雅趣元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八寶妝·是舍人才調
- 是小萼堆紅,芳姿凝白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孤鸞·天然標格
- 郎官遺愛鑿成湖,李白題詩在昔初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郎宮湖亭
- 薄暮返蒼洲,微風吹白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武陵行
- 北市面山色,平目觀白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留題開元寺仙上人平云閣
- 古堞臨秋月,高樓等白云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李端明知河中府
- 亦有千里歸,錦衣行白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廬陵董氏桂林書齋
- 食桉施黃金,饌炙厭白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李和廷老家會飲
- 來時乘白鳳,去時乘白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夢登天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