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在第8個字的詩句
白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一笑欲論心跡事,白頭相就且欹眠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酬鄧子儀二首
- 蒼煙寥寥池水漫,白玉菡萏吹高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長老常坦
- 攬衣坐中庭,仰視白云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韓持國見訪
- 翁雖齒長我,未見白可鑷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
- 迢迢晻靄中,疑有白玉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定林示道原
- 便當買宅歸偃休,白發溪山如愿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信都公石枕蘄簟
- 黃塵欲礙龜山出,白浪空分汴水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吳御史臨淮感事
- 清風高吹鸞鶴唳,白日下照蛟龍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僧德殊家水簾求予詠
- 或嗤元郎漫,或訾白翁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再用前韻寄蔡天啟
- 黃云荒城失苑路,白草廢畤空壇垓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
- 握手笑言如昨日,白頭東望一傷情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王子直挽辭
- 喧喧人語已成市,白日未到扶桑間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
- 四顧茫無人,但見白日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泊舟姑蘇
- 破瓜青玉美,浮荈白云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答沖卿
- 平生不省問田園,白首忘懷道更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致政朱郎中東歸
- 水漾青天暖,沙吹白日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欲歸
- 山亭新破一方苔,白帝留花滿四隈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鍾山西庵白蓮亭
- 朱顏去似朔風驚,白發多於野草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黃吉甫
- 平生意氣故應在,白發未敢相尋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王勝之雪霽借馬入省
- 逶迤一虎出馬前,白羽橫穿更人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陰山畫虎圖
- 遙想郡人迎下擔,白蘋洲渚正滄波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王介學士知湖州
- 轉思江海上,一洗白綸巾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冬日
- 茫茫彭蠡春無地,白浪春風濕天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彭蠡
- 五柳柴桑宅,三楊白下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五柳
- 青山呈露新如染,白鳥嬉游靜不煩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又段氏園亭
- 南郭紅亭冷,西山白道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懷吳顯道
- 長干里北寒山紫,白下門西野水明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董伯懿
- 鄰衾亦不寐,共盡白云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宿定林示無外
- 臥聞黃栗留,起見白符鳩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臥聞
- 束發河山百戰功,白頭富貴亦成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曹參
- 將母邗溝上,留家白紵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將母
- 贈君青竹杖,送爾白蘋洲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送元公之鄂渚尋觀主張驂鸞
- 池上青蓮宇,林間白馬泉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過景空寺故融公蘭若
- 習公有遺坐,高在白云陲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齒坐呈山南諸隱
- 已多新歲感,更餞白眉還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早春潤州送從弟還鄉
- 別酒青門路,歸軒白馬津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送韋城李少府
- 浦上青楓林,津傍白沙渚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雜詩五首
- 江潭非所遇,為爾白頭吟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將至岳陽有懷趙二
- 青山西北望,堪作白頭吟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初秋憶金均兩弟
- 悠悠滄江渚,望望白云涯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在郡秋懷二首
- 憮然憂成老,空爾白頭吟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在郡秋懷二首
- 連空青嶂合,向晚白云生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晚霽登王六東閣
- 閃閃青崖落,鮮鮮白日皎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入廬山仰望瀑布水
- 遙望洞庭山水色,白銀盤里一青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望洞庭
- 白帝城頭春草生,白鹽山下蜀江清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竹枝
- 何況蒙山顧渚春,白泥赤印走風塵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西山蘭若試茶歌
- 蘄州刺史張公子,白馬新到銅駝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泰娘歌
- 如招后房宴,卻要白頭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留守牛相公宮城早秋寓言見寄
- 何人諳此景,遠問白先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夕不寐寄樂天
- 天外巴子國,山頭白帝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始至云安,寄兵部韓侍郎中書白舍人二公,近